食用蒲公英反季节栽培技术

发布日期:2021-04-20 22:25

蒲公英是东北人喜欢的蘸酱菜,特别是冬季,栽培蒲公英的经济效益非常高。利用暖棚栽培蒲公英是农民致富的好项目。下面我就介绍利用暖棚栽培蒲公英的技术。

一、育苗。选择10月下旬播种,元旦、春节可供应市场。每亩需种子500g左右,由于蒲公英种子细小,播种前与细沙拌匀。一般采用条播,按照行距10-15cm,开5cm深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播后覆盖0.5-1cm过筛细土,种子不外露即可,用耙子耙平,少量喷水。育苗期要求温度控制在20度左右,育苗床要保持湿润。幼苗期注意及时拔除杂草并及时间苗,保持苗距3-4厘米。露地育苗播种后应及时搭建拱棚,覆膜保湿,并加盖遮阳网调温控光。

二、整地与施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磷酸二铵20-25公斤,然后深翻25厘米,将肥料与土壤混匀,做成平畦或小高垄。

三、定植。苗高10厘米左右时定植,要求行距15厘米,株距10厘米。定植时按15cm开沟植入土内,深度以短缩茎稍露出地表为度。埋好后覆3-5cm厚细沙,然后浇足底水,定植后温度要控制在15-20度,埋根定植的7-10d(天)苗可全部出齐。

四、生产管理。生长期内要求温度控制在15-20度之间,空气湿度保持60%-70%,保持土壤湿润,并及时进行中耕除草。蒲公英长到6-7叶期,进入座团棵期。因下部叶片平铺地面生长,所以要适当控水,以防烂叶。如果追肥,可随水追肥。每次施尿素10-15公斤/亩。

五、病虫害防治。蒲公英病害主要是霜霉病,危害叶片。在栽培管理上防止大水漫灌,栽植密度不可太大。发病初期每亩用45%百菌清烟剂250克熏烟,也可用2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250倍液喷雾,5-7天一次,连防2-3次。虫害主要为蚜虫、地老虎和潜叶蝇等,如有蚜虫危害,可用40%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潜叶蝇危害,在发病初期,可拔出中心虫害株或叶片,同时可用90%敌百虫800-120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

六、采收。当叶片长至20-40厘米时采收,采收时间以早上带露水、温度3-5摄氏度最佳,采收时可分批采收外层大叶或用刀割多茬收获。刀割收获的采收后15天内不要浇水以防烂根。一般蒲公英可收获5茬,每亩可产蒲公英嫩叶2500-30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