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以穗颈稻瘟病为主的水稻病虫防治工作

发布日期:2021-04-15 11:22

今年入秋以来,我市遇持续阴雨寡日照天气,导致大部分田块水稻生长缓慢,长势弱,有效分蘖不足,病虫发生危害严重,加之我市种植品种中热区优质稻、饵丝谷种植比例大,水稻种植品种中抗病品种种植比例小(其中:抗、中抗病品种占种植面积的49.4%,感病品种占种植面积的50.6%)。依据上述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我市水稻以穗颈稻瘟为主的病虫害发生为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区域个别病虫重发生趋势。目前正值我市水稻抽穗期,也是穗颈瘟及螟虫防控关键时期,请各乡镇农科人员务必高度重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防治关键时期抓好以穗颈稻瘟为主的水稻中后期病虫防治工作,切实打赢穗颈瘟防控攻坚战,确保我市水稻生产安全。

一、水稻主要病虫发生情况截止2017年8月20日,全市大春主要病虫发生76.9万亩,防治134.9万亩,其中:水稻病虫发生27.6万亩,防治51.0万亩次,同比增1.7万亩,增6.6%。局部区域稻瘟病重发生,累计落塘面积56亩。1、水稻叶瘟发生面积:累计发生4.8万亩,同比增0.3万亩,增6.7%,发生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10.0%;防治8.6万亩次。2、水稻白叶枯病发生面积:累计发生0.4万亩,同比增0.1万亩,增33.3%,发生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0.8%;防治1.5万亩次。3、水稻螟虫发生面积:累计发生8.6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17.9%,同比持平;防治15.8万亩次。4、水稻稻飞虱发生面积:累计发生6.7万亩,同比增0.2万亩,增3.1%,占水稻种植面积的14.0%;防治11.5万亩次。

二、主要发病品种稻瘟病主要发病品种为保粳杂2号、保粳杂3号、滇杂33、滇杂35、岫粳23、饵丝谷、糯谷、细红软、滇瑞408、宜香2115、德优8号、凤庆小红谷、本地老品种等。

三、发生程度稻瘟病病叶率2.6—85.0%,平均49.8%,病指2.9—51.9,平均27.8;白叶枯病病叶率2.7—67.4%,平均26.6%,病指0.7—26.9,平均9.6;水稻螟虫枯心率0.03—13.2%,平均4.2%;水稻稻飞虱百株虫量295—3427头,平均1046头。为切实抓好以水稻穗颈稻瘟、稻螟虫为主的水稻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工作,请各乡(镇)农科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加强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及防控工作,一旦达到防止指标及时组织群众进行统防统治,将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到最低。

四、防治建议

1、分类指导防治:由于今年水稻生长期气候异常、各生态区域栽插期、种植管理方法、品种布局等有差异,导致不同海拔区域病虫发生种类、发生程度、发生高峰期不同,防治的关键时期也不同,各乡镇农科部门要切实抓好田间调查工作,增强防控意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调查,查清当地病虫消长情况,据种植结构、品种布局、苗情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将病虫危害控制在萌发阶段。把过头苗、易感病品种、叶瘟发生重田块及偏施氮肥田块列为重点防治对象,加强防控。2、加强监测:各乡(镇)农科部门要安排专职测报人员,并长期保持稳定,测报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搞好定点调查和大面积普查,对易发稻瘟病的老品种和抗性下降的粳稻及两杂品种应重点监测,认真做好监测预警。3、抓重点防治时期:目前大部分水稻已进入孕穗期—抽穗期,是产量形成及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各种病虫的危害将会对产量造成较大影响。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是穗颈瘟防治的关键时期,应及时采取防治。4、选用对口农药:穗颈稻瘟预防选用75%三环唑、40%硫环唑等,防治选用40%富士一号、40%稻瘟灵、5.7%苯甲•醚酰胺等农药进行防治;水稻白叶枯病选用20%叶枯唑、25%叶枯宁可湿性粉剂、30%溃枯灵、70%农用链霉素等;稻螟虫选用98%巴丹、25%唑磷毒死蜱、45%乐斯本、20%三唑磷;稻飞虱选用48%毒死蜱、10%吡虫啉、25%吡蚜酮、2.5%高效氯氰菊酯等药剂防治;在稻瘟病和稻螟虫、稻飞虱防治的同时,配20%井岗霉素对稻曲病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