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立枯病怎样防治,水稻立枯病的综合防治

发布日期:2021-04-14 10:51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旱育秧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气温过低、温差过大、土壤偏碱、光照不足秧苗细弱等因素,田间症状主要表现为出苗后秧苗枯萎,容易拔断,茎基部腐烂,有烂梨味,发病较重的整片死亡,病株基部多长有赤色霉状物。立枯病分为生理性立枯病和病理性立枯病两种,一旦发病很难防治,故在防治上应掌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一.发病条件:水稻立枯病是水稻旱育苗的主要病害,主要困低温多湿、温差大、土壤偏碱、光照不足、播种量过大、秧苗细弱等多种因素所致。

症状:田间症状主要表现为出苗后秧苗枯萎,容易拔断,茎基部腐烂,有烂梨味,发病较重的整片死亡,病株基部多长有赤色霉状物。

病原:主要由镰刀菌、立枯丝核菌和腐霉菌引起,其中以镰刀菌为主。病害循环:镰刀菌一般以菌丝及厚垣孢子在各种寄主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在适宜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初次侵染,随后在病苗上再产生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丝核菌以菌丝和菌核在多种寄主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借菌丝在幼苗株间进行短距离接触传播,扩大危害。腐霉菌以菌丝、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形成游动孢子囊,再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借水流传播侵染秧苗,不断产生游动孢子进行再次侵染。

二.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择地势平坦、通风、光照良好的旱田地育苗。培育壮秧,提高秧苗抗病力是防治该病的关键。提倡稀播旱育苗,控制温湿度不徒长,一叶一心期保持25~30℃温度,尽量少浇水,=t11}一心期温度不超过25℃,土壤水分充足,但不能过湿,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提高秧苗的抗病力。

2、化学防治:一要进行严格的种子和床土消毒。种子消毒:用25%使百克20g稀释500倍液浸种40~50kg。床土消毒:采用各类多功能壮秧剂或用25%敌克松50g兑水30kg,浇20平方米床面。二:是在苗期进行药剂防治。在秧苗发病期,喷施立枯清,每平方米用1.5g兑水均匀喷在苗床上。病害发生期,存发病初期可用70%敌克松1000倍液喷雾或1500倍液浇灌,也可用移栽灵每平方米2~3ml兑水适量喷雾,防效可达95%以上,3~5天后秧苗恢复生长。

3.生理性的防治:

(1)降低播种量,每平方米播芽种250~300g。

(2)采用高台大中棚育苗,苗床要高出地面30~50era。

(3)在盐碱地育苗的,苗床要设置隔离层,H】水稻专用编织布或打孔农膜上覆2~3era厚的营养土,防止返盐又可提高地温。

(4)严格控制育苗期温度,白天温度控制枉2O~28C0,夜问控制在10~15(℃。

(5)床土调酸,在水稻1.5叶期浇500倍硫酸水,防止返盐。

(6)在发病初期,用生根药液进行I1-I面喷雾,促进水稻快发根、多发根,防止立枯病发生和蔓延。

4、苗期药剂防治:在水稻1.5叶期应进行药剂防治,用50%立枯净25g或38%恶枯灵30g兑水30kg浇20平方米苗床,这样对水稻真菌性立枯病有较好预防和治疗作用,或用直枯清在水稻播种前进行苗床拌土,先将药粉加入少量细土制成母土,逐渐混入所需营养土中,每平方米用立枯清0.5g拌匀铺平即可。在秧苗发病初期,施用立枯清每平方米用1~1.5g加适量水均匀喷在苗床上。病害发生期,在发病初期用70%敌克松1000倍液喷雾或1500倍液浇灌也很好,3~5天秧苗恢复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