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瘟病特效药,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

发布日期:2021-04-10 15:31

摘要:总结提出水稻稻瘟病发生的症状识别、危害特点、流行条件、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为广大农民有效防治水稻稻瘟病提供参考。

稻瘟病是镇赉县水稻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可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现提出防治措施如下。

1、稻瘟病种类

稻瘟病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尤其以叶瘟、穗颈瘟较为严重,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

2.危害特点

稻瘟病在水稻的各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危害,在秧苗期危害造成缺秧死苗,在分蘖期至抽穗期危害,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造成枯萎不长新叶或枯死,在抽穗期危害造成白穗。在抽穗期至黄熟期危害水稻的结实和千粒重,不能充实,米质下降。

3.流行条件

稻瘟病发生流行强度与水稻品种、田间管理、菌源、气候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3.1品种抗病性

一般长粒品种和超级稻易感病,如:98-122、吉粳88等,米质优并且不耐肥。而茎秆坚硬,株型集散适中,穗直立的品种抗病,如:吉粳809、吉大6、吉大718、通系926、通育820、金浪303等。

3.2气候条件

影响稻瘟病流行的气候因素主要是湿度。而温度一般均适合稻瘟病的发生流行。在我县6月末到7月上旬,水稻分蘖末期,高温多雨,容易发生叶瘟,但近几年叶瘟不严重。7月末至8月中旬,由于高温湿度大,穗颈瘟比较严重。

3.3栽培条件

3.3.1施肥。一定要合理施肥,氮肥过大,稻瘟病严重。

3.3.2排灌水。长期深水或蓄水不良的沙质田容易发病。因此适时排灌水有利控制稻瘟病的发生。

3.3.3合理密植。要保持好通风透气,密度大不利于光合作用而增加田间湿度容易得病。

4.传播途径

当环境条件不适合时,稻瘟病病菌暂时潜伏起来,环境条件适宜时表现出病症并且可以重复多次,从而导致稻瘟病的大面积发生流行。稻瘟病病菌在病谷、带病稻草上越冬,初次浸染来源主要是稻草。

5.防治方法

5.1选择抗病品种

在水稻品种中,不同品种抗病能力不一样,选择高产直脖的水稻品种抗病。

5.2消灭初侵染源

水稻种子要进行种子处理,浸种时要用咪酰胺杀菌,病稻草要在秋季清理干净并进行土壤深翻。

5.3加强肥水管理

抓好肥水管理等栽培技术是防治稻瘟病的重要环节。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合理施肥、合理密植、提高水稻抗病力。

5.4药剂防治

根据稻瘟病发生情况,在分蘖期开始施药防治叶瘟,在水稻破口期施药尤为重要,齐穗期再补施一次药,即能控制稻瘟病的发生。用药应选用稻瘟灵(丰派)每公顷1500克,或拿敌稳每公顷300克,进行防治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