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拟木蠹蛾的危害症状、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

发布日期:2021-04-09 16:52

荔枝拟木蠹蛾属鳞翅目(Lepidoptera)拟木蠹蛾科(Metarbelidae)。国内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台湾、云南、江西、湖北、新疆等省(自治区);国外分布于印度、中印半岛等地区。寄主植物有无患子科的荔枝、龙眼,含羞草科的合欢及茜草科的红皮金鸡纳(台湾)等共24科42种植物。其中以荔枝、石榴、梨、无患子、枫杨、芒果、橡胶、木麻黄及柳属植物等受害较为常见。

危害症状:

幼虫钻蛀荔枝的枝干,形成坑道,在枝干的表面以虫丝缀连虫粪、枝干碎屑形成1条隧道。幼虫白天匿居于坑道内,夜间沿隧道爬出,啃食树皮。植株被害后,树势削弱,枝条稀疏,叶片减少,对产量影响甚大。幼龄树被害严重时,会导致全株死亡。

生活习性:

该虫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坑道中越冬。翌年4月上旬至5月上旬幼虫陆续化蛹,蛹期26d,成虫于4月中旬至6月中旬相继出现,雌蛾羽化当晚交配产卵。

卵多产在10cm以上的树干,距地面1.5m高的树皮上。每雌产卵20~60粒,荔枝拟木蠹蛾危害荔枝树常4~5粒一堆,上被黑色胶状物。卵期14~19d,5月上旬至6月中旬幼虫孵化,初孵幼虫体黑色,聚集在枝干的表面,幼虫经2~4h扩散,寻找分杈、伤口及枝干折断处蛀害,当幼虫蛀道长达13cm时幼虫调转方向另蛀并吐丝将虫粪和枝干皮屑缀成隧道掩护虫体,坑道是幼虫栖居和化蛹场所。

幼虫白天潜伏坑道中,夜晚沿丝质隧道外出啃食树皮。幼虫期343d左右,幼虫老熟后在坑道口封缀成薄丝,后化蛹在其中,蛹期27~48d。

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

用竹签或木签堵塞坑道,使幼虫或蛹窒息,也可用钢丝刺杀幼虫;用小刀沿隧道清除幼虫或用铁丝插入隧道钩杀。

生物防治:

荔枝拟木蠹蛾的天敌有黑蚂蚁(Camponotussp.),要注意保护;也可用“海绵吸附法”或注射法往坑道施放昆虫病原线虫A24(SteinernemacarpocapsaeA24)2000~4000条。

药剂防治:

①用敌敌畏、喹硫磷、毒死蜱等杀虫剂混泥或用脱脂棉蘸上述药剂堵塞坑道口,熏死幼虫;②于6~7月用上述杀虫剂喷洒于丝质隧道口附近的树干上,触杀幼虫;③在7月幼虫蛀食道尚浅时用80%的敌敌畏乳油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300倍液喷洒树干毒杀幼虫;④清除皮屑、虫粪后,往虫害坑道口灌注80%的敌敌畏乳油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倍柴油稀释液以熏杀蛀道内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