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毒病
甜瓜病毒病是由甜瓜病毒寄生引起的病害,症状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心叶出现明脉,后发展为花叶或深绿色病斑、畸形,干旱时病叶缩小,瓜蔓失去结果能力。第二种是黄化型,在叶片上初为褪绿黄斑,后转为斑驳花叶,叶变黄、变厚,叶脉突出,叶缘呈锯齿形,株形矮缩,节间短。第三种是坏死型,叶片上产生系统的不规则的坏死褪绿斑点和条斑,严重时植株矮化。
防治方法:1、要选择抗病品种,合理布局种植区域,瓜地最好远离蔬菜作物,不宜与西瓜、西葫芦、南瓜等混种;2、在播种前要进行种子处理,可以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10分钟,再将种子用清水洗净后催芽播种,这样可杀死种子表面的病毒,减少种子带毒;3、加强田间管理。发现病株后及时拔除销毁,打杈、摘顶时应将病株与健株分开进行,在病株上操作后必须用肥皂水洗手,再在健株上操作,避免人为传毒。
二、霜霉病
甜瓜霜霉病是一种甜瓜的真菌性病害,该病害主要针对温室全年种植瓜类,可不断发生。此病一旦发生,通常难以控制,而且流行极快,造成中下部叶干枯,并很快向上发展,损失也大。果实发育期进入雨季病势扩展迅速,减产30%—50%。甜瓜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上产生水渍状小斑点,后扩展成浅褐色病斑,湿度大时叶背面长出灰紫色霉层。成株染病,叶面上产生浅黄色病斑,沿叶脉扩展呈多角形,清晨叶面上有结露或吐水时,病斑呈水浸状,后期病斑变成浅褐色或黄褐色多角形斑。在连续降雨条件下,病斑迅速扩展或融合成大斑块,致叶片上卷或干枯,下部叶片全部干枯,有时仅剩下生长点附近几片绿叶。
防治方法:1、选抗霜霉病的品种,避免与瓜类作物邻作或连作,有条件的可采用避雨栽培法;2、使用72%霜脲锰锌(霜疫必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间隔7天喷药1次,连续用药2—3次,交替用药。
三、细菌性果斑病
细菌性果斑病侵染叶脉,并沿叶脉扩展。叶片上病斑呈圆形至多角形,边缘初呈V字形水渍状,后中间变薄,病斑干枯。病斑背面溢有白色菌脓,干后呈一薄层,且发亮。严重时多个病斑融合成大斑,颜色变深,多呈褐色至黑褐色。果实染病,先在果实朝上的表皮上出现水渍状小斑点,渐变褐色,稍凹陷,后期多龟裂,褐色。初发病时仅局限在果皮上,进入发病中期后,病菌可单独或随同腐生菌向果肉扩展,使果肉呈水渍状腐烂。
防治方法:30%猎菌斑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或农用链霉素5000—10000倍液喷药2—3次,间隔5—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