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播花生的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发布日期:2021-03-25 22:26

夏播花生全生育期一般只有108~115天,生长发育迅速,各生育阶段相应缩短,具有“三短一快一高”的生育特点,即苗期短(大约短15天左右)、有效花期短(一般7月中旬始花,8月1日前为有效花期,仅15~20天)、饱果成熟期短(比春花生短22天左右)和生长发育快(结荚初期叶面积系数可达3以上,)以及产量高。了解夏播花生的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早预防能够获得较好的产量和效益。

(一)播种时节及拌种

夏花生6月中旬以后播种,不但花生产量大大降低,且品质下降。因此,应力争在6月10日前播种。但是5月下旬至6月上旬往往出现干旱,影响花生播种,所以墒情差时,播种后应立即浇蒙头水,保证花生出苗和花期所需水分。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在麦收前要浇好底墒水,浇足浇透,并采取免耕播种。因夏季温度高、湿度大,花生种子容易吸潮,种后容易发生霉烂、根腐病、茎腐病等病害,所以种子一定要用多菌灵、灵福粉等药剂拌种,以提高出苗率。

(二)预防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有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其危害特点是取食刚播种下的种子、萌出的幼芽,咬断嫩茎或截断幼根,造成缺苗断垄现象,个别还能钻入荚果内取食种仁。防治方法为用花生种衣剂拌种,或用花生药肥,或在花生底肥中增加辛硫磷乳油3.75kg/hm。

(三)化学除草

在花生出苗后,禾本科杂草在五叶期前用盖草能或禾草克叶面喷施,灭除禾本科杂草,其余阔叶杂草与莎草由人工拔除。

(四)控制株高

花针期用缩节胺80mg/kg和多菌灵叶面喷洒,促进花生健壮生长,预防叶斑病发生;花生封垄前后,株高可长到30~35cm,此时营养体生长基本达到顶峰,生殖生长较弱,必须立即调节生长中心,防止植株徒长,并促其向生殖生长转移。采取的措施是化控株高,用15%的多效唑750~1500g/hm2加水450~750kg/hm2,叶面均匀喷施,可有效地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一般可降低株高15cm以上,节间变短变粗,防郁蔽、抗倒伏能力大大加强。

(五)延长绿叶功能期

封垄前后,叶面积系数突破3,要想获得4500~6000kg/hm2的产量,达到3以上的叶面积系数必须维持45天以上。夏播花生生长迅速,中后期易脱肥早衰,防病保叶工作十分重要。开花后彻底防治蚜虫,视叶部病害情况,叶面喷施600倍甲基托布津3~4次,并及时进行叶面追肥,喷施磷酸二氢钾,保根护叶防早衰,保“源”充“库”,保证荚果发育的需要。

(六)重点病虫害防治

花生青枯病是毁灭性病害,一旦染病,就整株枯死,无法治愈。我们详细了解一下花生青枯病。花生从幼苗期至荚果充实期均可发生青枯病,但以花期发病最重。感病初期顶梢第2片叶首先表现失水萎蔫,早晨延迟开展,午后提前闭合,白天虽现凋萎,晚上还能恢复。以后病株叶片自上而下急速凋萎下垂,叶片变为灰绿,病株拔起可见主根尖端变褐湿腐,根瘤呈墨绿色,根部横切面可见环状排列的浅褐色至黑色小点,根部纵切面可见维管束变为淡褐色至黑色,湿润时用手挤压可见菌脓流出。

花生青枯病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为害很大。近年来在山东中南部、河南南部等部分地区发生为害也较严重,河北、辽宁等省也有少量发生。发病率一般10%~20%,严重的达50%以上,甚至整片枯死。损失程度因发病早晚而异,结荚前发病损失达100%,结荚后发病损失达60%~70%,收获前半个月发病的损失亦可达20%一30%。

花生开花落针期间是花生青枯病的暴发时期,在此期间要注意喷药防治。防治方法:在花生开始现蕾时,每10~15天叶面喷洒一次1500倍70%恶霉灵水溶液,或600倍20%噻菌铜水溶液,均匀喷湿所有的叶片,以开始有水珠往下滴,并渗入根部周围的土壤中,使根部周围的土壤湿润为宜。连续喷洒2~3次。在花生全部落针后,在根部淋施一次800~1000倍枯草芽孢杆菌水溶液,每平方米花生地淋2~3公斤,均匀淋在花生植株根部周围的土壤中即可。

夏播花生还要重点防治叶斑病。花生叶斑病等是花生后期的主要病害之一,用50%代森锰锌300~500倍液与1∶2∶200倍波尔多液交替使用防治花生叶斑病兼治网斑病,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当病虫害发生比较严重时,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及生物农药进行防治,绝对禁止使用甲胺磷、氧化乐果、甲基异硫磷、三氯杀螨醇等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掌握农药品种的使用方法,且注意轮换使用,以延缓病虫抗性的发展。以上介绍的夏花生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止措施请根据各地实际生产情况合理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