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

发布日期:2021-03-21 16:06

一、病害的识别和防治

1、霜霉病

症状: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典型病斑为形成多角型或不规则形病斑,潮湿时在病斑背面形成黑色霉层。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寒冬季节,温室补充C02气肥;生长中、后期叶面喷施0.1%~0.2%尿素或0.3%~0.5%磷酸二氢钾追肥。(2)高温闷棚:当病害严重时,选择晴天早晨先灌水,或在前一天灌水,中午将棚室密闭,当黄瓜生长点温度达44~45℃时,维持2小时,然后缓慢放风。一个生长季节高温闷棚措施最多使用2次。(3)化学防治:烟剂:10%百菌清烟雾剂500g/666.7m2熏蒸。粉尘剂:10%百菌清复合粉剂1kg/666.7m2喷粉。液剂:72%霜尿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6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2、灰霉病

症状:叶片上形成“V”型病斑,在果实上从落花部位开始向上腐烂,在发病部位形成灰色霉层。

3、白粉病

症状:典型症状是在发病部位形成白色粉层。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及时喷施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或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3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8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或12.5%腈菌唑乳油2500倍液,或43%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喷雾。也可选用2%武夷霉素水剂2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27%高脂膜EC200倍液喷雾。

4、靶斑病

症状:初为黄色水浸状斑点,中期病斑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易穿孔,病斑正面粗糙,整体褐色,中央灰白色,后期病斑中央有一明显的眼状靶心,湿度大时有稀疏灰黑色霉状物形成。

5、细菌性角斑病

症状:主要发生在叶片和瓜条上。叶片上形成多角形病斑,但易穿孔,潮湿时有菌脓形成;瓜条上发生时形成水渍状小点,也可以形成菌脓。

防治方法:选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络氨铜300倍液,或86.2%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喷雾。

6、根结线虫病

症状:地上部分生长不良,在根系上形成大小不等的根瘤。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秋茬种植前,深翻凉晒土壤;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株,集中烧毁或深埋;选择与韭菜、葱和蒜等非寄主植物实行3~4年轮作。(2)高温闷棚:在7月~8月份,日光温室上覆盖棚膜,将60~80kg/666.7m2石灰氮均匀撒施在棚室土壤表面,耕翻30厘米后,土壤覆盖地膜,闷棚20~30天后揭膜放气,10天后定植。(3)生物防治:使用淡紫拟青霉(5亿活孢子数/g)可湿性粉剂3~4kg/666.7m2,或蜡质芽孢杆菌(8亿活孢子数/g)可湿性粉剂0.5~1kg/666.7m2,或厚垣轮枝孢(2.5亿个孢子/g)微粒剂1.5~2.5kg/666.7m2等灌根。(4)化学防治:每667m2用5%硫线磷颗粒剂8000~10000g,或10%噻唑膦颗粒剂1500~2000g,或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5000~7000g,或0.5%阿维菌素颗粒剂3000~4000g与表层(15~20cm)土壤充分混合,后浇灌透水,5~7天后移植。

二、虫害防治(温室白粉虱、美洲斑潜蝇、蚜虫等)

1、物理防治:银灰色薄膜悬挂于通风口拒避蚜虫;棚室内张挂30~40片/667m2黄板,诱杀蚜虫、烟粉虱、白粉虱和斑潜蝇。

2、生物防治:发生初期用0.3%印楝素乳油1000倍液,或10%烟碱乳油1000倍液,或0.5%藜芦碱醇(虫螨灵)乳油800倍液、或1.1%百部·楝·烟乳油1000倍液喷施。

3、化学防治:采用25%阿克泰水分散颗粒剂2500倍液,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施,间隔7~10天喷施1次,连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