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的栽培管理技术有哪些

发布日期:2021-03-20 03:27

山药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是药食兼优的植物,以块根和珠芽供药用,具有健脾、固精、补肺、益肾的功能;其块根肉质细腻,是味美可口的佳肴。同时山药也是一种医用价值很高的滋补强壮剂。本文介绍了山药的特征和栽培管理技术,山药又名薯芋、山药蛋、山薯等,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藤本植物。以地下块茎供食用,地下块茎富含淀粉、蛋白质等碳水化合物。产量高、营养丰富,既能代粮、又能作菜、可炒食和煮食。山药的营养价值很高,有健脾、补肺、固肾、等功能,对老年人的一些疾病有治疗效果。

一、生物学特征特性山药都用无性繁殖,须根系,发芽后根着生于茎基部,呈水平方向伸展,达1米,主要分布于20厘米~30厘米的土层中。横断面圆形或多棱形,右旋。地下块茎有长圆柱形、圆筒形、纺锤形、掌状或团块状。外皮有红褐、黑褐、紫红等色泽,肉白色,也有淡紫色,表面密生须根。叶先端尖,基部戟状,叶柄长,叶腋发生侧枝或形成气生块茎,称零余子。花单生雌雄异株,穗状花序,花小、白色或黄色。蒴果具3翅,扁卵圆形,栽培中极少结实。山药地上部喜高温干燥,怕霜冻。生长期间最适宜温度为25-28℃。块茎生长适宜温度为20-24℃。发芽要求地温25℃左右。山药较耐阴,但生长和块茎彭大期依然需要强光,故应立架子栽培改善光照条件,增加产量。山药需要排水良好、肥沃的沙壤土。土层宜深厚,土壤黏板易产生扁头、分权,影响块茎的膨大和生长发育。山药需肥量较大,但有机肥料必须充分腐熟,并与土壤拌匀,否则易烧根或分权。块茎膨大期需要充足的磷、钾肥。山药对水分的要求不严格,较耐干旱,但在萌芽期要求土壤湿润,在块茎迅速生长期不能缺水,以免影响产量。

二、栽培管理技术1.繁殖方法1.1块茎切块繁殖:长形块茎任何部分都可以发生不定芽,可以任意切断繁殖,以近顶部长势教旺,块状种一般只有顶部才发芽,分切时应该纵切,使每个切块都带有顶部,种薯切断后切口涂草木灰,放在室内2-3天,栽种,或晒1-2天后放温暖通风处催芽后种植,1.2山药栽子,山药块茎上端较细,先端有隐芽,是用作繁殖的主要方式,栽子的出苗快,但连续应用长势衰退,影响产量,一般3-4年后应该更新,提高种性。2.选地整地山药忌连作,连作易造成土壤养分失调和病害加重,一般以三年轮作一次为宜,应该选择土层深厚、蔬松,肥沃的砂壤土或沙质土,有利益块茎生长,茎块直顺,光滑,产量高,品质好,一般栽培山药需深翻,栽培扁块种和圆筒种耕深较浅,耕翻30厘米后按60厘米-100厘米宽作平畦或高畦栽培。长柱种按行距2米-3米距离,挖一深度与山药产品器官长度相等的深沟,一般深60厘米-100厘米、宽33厘米的深沟,挖土时表土与心土分两边堆放,经日晒风化后择晴天填土。填土时把翻出的土与与充分腐熟的肥充分掺匀,每亩用500-1000公斤,然后回填。作标记,等待播种。这种传统的挖山药沟的栽培方法费工、费力。近年用打洞栽培代替挖山药沟的栽培方式。打洞栽培是于秋末冬初,经施肥、平整后,在冬闲时按行距70厘米放线,在线上用铁锹挖5厘米-8厘米的浅沟,然后用打洞工具在线内按株距25厘米-30厘米打洞,要求洞壁光滑结实,洞径8厘米左右,深150厘米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