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全蚀病识别及防治

发布日期:2021-03-11 21:13

(一)病原识别

小麦全蚀病由子囊菌亚门顶囊壳属禾顶囊壳小麦变种Gaeumannomycesgraminisvar.triticiJ.Walker.引起。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侵染部位限于小麦根部和茎基部第一、二节处,地上部的症状是根及茎基部受害所引起。秋季感病时病株稍矮,分蘖减少,基部叶片发黄,初生根和根茎变成黑色,严重时次生根也局部变黑。病苗一般返青迟缓,至拔节时根部多变成黑色,并在基部1~2节的叶鞘内侧和茎基表面产生大量灰黑色菌丝层。抽穗后,根系腐烂,病株早枯,形成“白穗”,茎基叶鞘及内侧的菌丝层增厚呈“黑膏药”状,湿度大时其上可产生黑色小颗粒,即为病菌的子囊壳。

(二)发生规律

(1)形态:厚垣孢子褐色,球形,表面布满细刺,直径5~9微米。冬孢子球形至近球形,棕褐色,半边颜色较淡,表面有微刺。先菌丝产生分隔形成4个细胞,不产生担孢子。双核菌丝才具有侵染能力,可存活5年。病菌有14个生理小种。(2)特性:核菌丝才具有侵染能力,可存活5年。病菌有14个生理小种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土壤内的植株病残体及带菌粪肥中越冬、越夏。小麦播种后即可侵染。(三)发生途径

(1)远距离传播:种子夹带病残组织是种子传病的唯一方式,也是病害远距离传播,造成新区发病的主要来源。(2)近距离传播:除种子、秸秆可进行近距离传病外,土壤、粪肥是引起该病短距离传播的重要因素。土壤传播的主要来源是土壤中的病残组织,麦收后,小麦的病根残茬大部分留于田间,使土壤中菌量逐年积累,造成连作麦区发病程度逐年加重。同时,通过犁、耙、播种、中耕等农事操作活动,使发病区的面积逐年扩大。粪肥传病是病区发病面积激增的重要原因之一,病区的落场土和麦糠中,都混有大量的病组织残屑,采用一般的方法沤制肥料,不能使病菌死亡,所以使用这些原料沤积的土粪便会把大量的病菌带入土中,导致无病田块发病。在以麦秸做为牲畜料草的地方,牲畜的粪便也是病害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防治方法

(1)检疫:禁止从病区引种,防止病害蔓延。(2)农业防治:①种植耐病品种。如烟农15号、济南13号、济宁3号等。②增施腐熟有机肥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加土壤根际微生态拮抗作用。③实行稻麦轮作或与棉花、烟草、蔬菜等非寄主作物轮作,可明显降低发病。(3)物理防治:用51~54℃温水浸种10分钟。(4)药剂防治:①用种子重量0.2%的2%立克秀湿拌种剂,或0.3%的1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拌种。②小麦播种后20~30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250~3000克/hm2,加水900千克喷,第2年返青期再喷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