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蔬菜荠菜高产栽培技术

发布日期:2021-03-07 10:14

荠菜(学名:Capsellabursa-pastoris(Linn.)Medic.),十字花科,荠属植物荠的通称,又名护生草、地米菜等,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作物,是人们喜爱的可食用野菜之一。荠菜起源于东欧和小亚细亚,在世界各地都很常见,野生于田野,也可人工栽培。1

植物学特征荠菜茎直立,单一或从基部分枝,被单毛、分枝毛及星状毛。基生叶丛生呈莲座状,大头羽状分裂,顶裂片卵形至长圆形,茎生叶窄披针形或披针形,基部箭形,抱茎,边缘有缺刻或锯齿。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小,白色,十字花冠。短角果倒三角形或倒心状三角形,扁平,无毛,顶端微凹,种子2行,长椭圆形,浅褐色。花果期3-7月。2

营养成分荠菜是高纤维蔬菜,荠菜的食物纤维含量高达1.7mg/100g。每100克嫩茎叶含蛋白质4.5克,脂肪0.3克,粗纤维2.2克,糖类4.3克及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人体必需营养物质和丰富的钙、镁、铁、锰、锌、铜、铬等矿物质,此外,还含有胆碱、乙酸胆碱、芥菜碱、黄酮类等成分。3

生物学特性

荠菜属于耐寒性作物,喜冷凉的气候,在严冬能忍受短期零下8℃的低温。生长期短,叶片柔嫩,需要充足的水分,最适宜的土壤湿度为30%-50%,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一般在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地中就可以种植,但以肥沃疏松的黏质土壤较好。土壤酸碱度以PH6-6.7为宜,需要充足的氮肥和日照,忌多湿雨天气,否则降低光合作用,植株生长细弱,并易遭受病害。4

栽培技术4.1品种选择

目前生产上主要有板叶荠菜和花叶荠菜两个品种。一种是板叶荠菜,叶片大而厚,生长快、早熟、高产,外观商品性较好,风味鲜美。播后40天即可收获,适于秋季栽培。另一种是花叶荠菜,植株塌地生长,叶窄较短小,香气浓郁,味极鲜美。适于春季栽培。4.2栽培季节长江流域荠菜可行春、夏、秋三季栽培。春季栽培在2月下旬至4月下旬播种;夏季栽培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播种;秋季栽培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播种。华北地区可行二季栽培,春季栽培在3月上旬至4月下旬播种;秋季栽培从7月上旬至9月中旬。利用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栽培,可于10月上旬至翌年2月上旬随时播种。4.3播种方法荠菜通常撒播,但要力求均匀,播种时可均匀地拌和1~3倍细土。播种后用脚轻轻地踩一遍,使种子与泥土紧密接触,以利种子吸水,提早出苗。早秋播的荠菜如果采用当年采收的新籽,要设法打破种子休眠,通常以低温处理,用泥土层积法或在2~7℃的低温冰箱中催芽,经7~9天,种子开始萌动,即可播种。在夏季播种,可在播前1~2天浇湿畦面,为防止高温干旱造成出苗困难,播后用遮阳网覆盖,可以降低土温,保持土壤湿度,防止雷阵雨侵蚀。4.4播种量每667平方米春播需种子0.75-1公斤,夏播,2-2.5公斤,秋播为1-1.5公斤。4.5田间管理荠菜播种后要注意观察出苗情况,覆盖地膜的应在发现少量出苗后及时撤去地膜,防止烧苗,加强肥水管理。浇水要掌握“轻浇、勤浇”的原则,不能一次浇透。每隔1-2天浇一次。春、夏栽培的荠菜,由于生长期短,一般追肥2次。第一次在2片真叶时,第二次在收货前7-10天进行。每次每公顷施尿素150千克。秋播荠菜的采收期较长,每采收一次应追肥一次,可追肥4次,施量同春播荠菜。荠菜植株较小,易与杂草混生,除草困难。为此,应尽量选择杂草少的地块栽培、在管理中应经常中耕拔草,勿待草大压苗。4.6采收时间荠菜采收适当可有效增加产量。秋冬季种植的荠菜生长期一般30-20天,当荠菜长到10-13片叶时进行采收,采收分次进行,一般用小刀挑取大的,留下小的继续生长,要注意采收均匀,此后4-5次即可采收完毕,产量一般22.5-30.0t/hm2。4.7选苗留种荠菜留种要建立留种田,留种田要选择排水良好、肥力适中的地块。长江流域于9月底至10月上旬播种,每公顷播量11.25-15.00千克左右。出苗后,结合间苗,淘汰病、弱、残苗。当种荚由青转黄成熟时,为适宜采收期。一般留种田可收种子750kg/hm2左右。好的种子呈橘红色,色泽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