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插水稻的生育特性及栽培特点

发布日期:2021-03-07 05:34

1、生育期缩短,生育进程后移。机插秧目前大多在梗稻栽培上应用,以晚熟中粳稻或中熟中粳稻为例,由于受秧龄和让茬的限制,与同品种的常规栽培相比,播期一般推迟15-20天,致使水稻生育期缩短,全生育期比常规栽培稻缩短10-15天。随着生育期的缩短,抽穗期和成熟期都相应延迟,因而小麦茬机插水稻不宜选用生育期长的品种。

2、单株分蘖发生集中,群体高峰苗多。机插水稻的育秧播种密度大,单苗营养面积和空间都很小,所以秧田期一般不发生分蘖,Ⅰ、Ⅱ位蘖为空位。大田期Ⅲ位蘖、Ⅳ位蘖的发生率较低,随着蘖位升高,分蘖发生率提高。Ⅴ位蘖至Ⅶ位蘖发生率大体在60-90%。这几个蘖位分蘖发生率高,成穗率也较高,是高产栽培利用的主要蘖位。从群体发展看,机插水稻单位面积所插的本数一般比常规栽培多,但苗体瘦小,干重低,需通过1.5-2个叶龄期的秧苗增粗,增重过程才开始分蘖。由于本数多,分蘖发生后群体分蘖增加速度快,与常规栽培相比,往往够苗期、高峰苗期均提前1个左右叶龄期,而且高峰苗数较多。

3、个体生长量较小,致使穗形偏小且不够整齐。机插水稻植株高度比常规栽培稻矮10%左右,叶片较小,拔节前单位面积的叶面积显著小于常规栽培的。随着叶片增大,抽穗期单位叶面积、群体叶面积,均与常规栽培接近或相当。机插水稻大田前期单株根数少于常规栽培水稻,但因为栽培浅,有利于发根和分蘖,拔节至抽穗期群体根数增长较快,灌浆结实期单位面积根量与常规栽培相近。机插水稻分蘖开始发生较迟,主茎和分蘖的叶片数相差较大,有效分蘖的单茎叶片数大多在6-9张,比常规栽培少1-1.5张,表现个体生长量较小,影响穗形的扩展,穗形普遍偏小,而且主茎与分蘖的穗形大小差异较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