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夜蛾是一种常见的虫害,常常导致芹菜品质及产量的下降,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因此,农户们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本文将就此为大家做详细的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农户们更好的防治芹菜夜蛾。
田间症状:
初孵幼虫结蔬松网在叶背群集取食叶肉,受害部位呈网状半透明的窗斑,干枯后纵裂。3龄后幼虫开始分群为害,可将叶片吃成孔洞、缺刻,严重时全部叶片被食尽,整个植株死亡。4龄后幼虫开始大量取食,蚕食叶片,啃食花瓣,蛀食茎杆及果荚。
发生规律:
(1)成虫:成虫夜间活动,有趋光性。
(2)幼虫:共5龄。3龄前群集为害,食量小;4龄后食量大增,昼伏夜出,有假死性。虫口过大时幼虫可互相残杀。老熟幼虫入土,吐丝筑室化蛹。幼虫表皮光滑,药液喷洒时不容易黏附,特别是3龄以后幼虫,对许多常用药很易产生抗药性,因此该虫来势猛、扩展快、抗药性强。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结合农事操作,人工摘除卵块及初孵群集幼虫,对高龄幼虫进行捕杀。
2、化学防治。可用下列药剂进行防治:12%甲维盐*氟苯虫酰胺微乳剂10~15毫升/亩;或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4~6克/亩;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胺微囊悬浮剂1500~2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