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病毒病症状与防治

发布日期:2021-02-26 01:37

白菜病毒病又叫孤丁病,严重威胁着白菜的生产。一般白菜发生病毒病后,受害植株由于抗病力低,最易发生霜霉病和软腐病。

1.症状

幼苗发病最初在心叶产生明脉,随即沿叶脉褪绿,逐渐变为淡绿与浓绿相间的花叶,病叶皱缩不平,质脆,心叶扭曲畸形。有的白菜品种在叶背面的主侧脉上产生褐色坏死点或条斑,叶柄向一边卷曲。成株期发病,叶片也表现出幼苗症状,发病严重的植株矮化,不包心,停止生长,根系不发达,须根较少,剖开根部,可见切面上变成褐色。

植株感病的白菜种株,花薹抽出晚,短而弯曲,叶小而硬,新叶明脉,或沿叶脉褪绿,老叶主脉坏死,花梗上有许多纵横的裂口,果荚瘦小弯曲,籽粒不饱满,种子发芽率低,感病严重的种株花薹尚未抽出便死亡。

2.病原及发病规律

(1)病原。白菜病毒病是几种病毒单独或混合侵染所致,主要有芫菁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萝卜花叶病毒等。

(2)侵染循环、病毒主要在秋末受侵染的白菜种株或窖贮白菜上越冬,也可以在越冬菠菜(或其他宿生根作物)及杂草上越冬,是下一年的主要初侵染来源。春季,由蚜虫或其他传毒媒介把病毒从越冬的带毒植株上传到春播小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上,再从这些蔬菜上,由传毒媒介传播秋播白菜、萝卜等蔬菜上。

(3)发病条件。白菜出苗至莲座期,如降雨少,高温干旱,病害将严重发生和流行,这是因为高温干旱有利于蚜虫的发生和活动,使蚜虫传毒能力增强,同时,高温干旱不利于蔬菜正常生长发育,降低抗病力。另外,管理粗放,基肥不足,浇水过少,间苗过迟,生长不良等均可使病害发生与流行。

3.防治方法

由于病毒病防治较困难,而发生流行主要是由于蚜虫等传播媒介的传毒活动,所以在防治上,应采用防治蚜虫等传毒媒介为主,以加强栽培管理,增强寄主抗病、耐病力等措施为辅的综防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一般青帮品种比白帮品种抗病,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抗病。

(2)选留无病种株。从无病田无病株留种,栽种种株时也应严格挑选无病种株。

(3)适时晚播。一般在立秋前3天或后5天播种,在多雨的年份可适期早播;而在干旱的年份,可选用生育期短的品种适期晚播。

(4)加强田间管理。深耕细作,施足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增施磷钾肥,铲除田间及周边杂草,清洁田园,减少病毒初侵染源和传毒媒介。结合间苗拔除弱苗、病苗,合理浇水,高温干旱时可增加浇水次数,以降低地温,防止病毒病发生。

(5)防治蚜虫及传毒媒介。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倍喷雾。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喷雾。

(6)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83增抗剂1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