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黄曲霉病的发病条件传播途径及控制措施

发布日期:2021-02-25 14:00

花生黄曲霉病是花生生长期间出现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花生的品质和产量,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农户们必须做好该病的防治措施。下面小编将带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供大家参考。

一、侵染途径和发病条件

1.后期干旱

在花生生长后期,如果遭遇干旱的天气,当土壤干旱导致花生荚果含水量降到30%时,代谢活动减弱,很容易受黄曲霉菌的感染

2.农艺

花生田间管理和收获时受损伤的荚果以及由于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引起的种皮自然破裂,都可以增加黄曲霉菌的感染。黄曲霉菌从伤口侵染,并在子仁上迅速繁殖和产毒。

3.病虫害

地下害虫如蛴螬、金针虫等危害花生荚果,不仅直接把黄曲霉菌带进受害荚果,而且破损部位也为黄曲霉菌的侵染增加机会。此外锈病、叶斑病、茎腐病等真菌病害引起的花生早衰、甚至枯死的花生植株荚果受黄曲霉菌感染的几率也较高。

4.土壤

花生黄曲霉菌感染与土壤类型有关。国外报道在变性土中种植花生比淋溶土感染较少,可能与土壤黏度和持水性有关。国内福建省对不同类型土壤样品黄曲霉菌进行测定,水旱轮作的土壤含黄曲霉菌的量高,其次为水田,旱地最少。

5.收获时机

适时收获的花生受黄曲霉菌侵染较少,而延期收获的花生黄曲霉菌的感染率较高。

6.品种

花生品种间对黄曲霉菌侵染和产生毒素的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现有研究表明种皮在抗黄曲霉菌侵染中起关键作用,具有完整的种皮的花生品种才能表现出抗侵染性。

二、控制途径

1.选用抗多种病害的花生品种

选用抗黄曲霉病的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无抗黄曲霉菌的品种但选用抗旱和抗多种病害的花生品种也可减少或避免黄曲霉素的污染。

2.种植地块的选择

土壤中真菌的种类,因生态类型和土壤类型而异,能产生黄曲霉素的真菌有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轻质壤土中,青霉菌种类占优势,中度壤土镰孢属种类占优势,黏重土曲霉菌属占优势。因此种植花生的田块以选择轻壤土或沙壤土为最好。

3.施肥

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宜早不宜迟。氮肥不宜过多,氮肥过多易造成徒长、倒伏,病虫害多,造成黄曲霉素污染加重。

4.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适时播种有利花生稳健生长和适时收获,合理密植能保证花生群体通风透光,调节土壤温湿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从而减少黄曲霉菌的侵染。

5.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减少黄曲霉菌侵染途径

防治地下害虫。在种植过程中,适时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和防治根腐病等病害,把病虫害对荚果的损伤减少到最低程度。

6.中耕除草

除草不要伤害花生荚果。在花生的盛花期,中耕除草培土时,不要伤及幼小荚果,尽量避免在结荚期和荚果充实期进行中耕除草,以免损伤荚果。

7.合理灌溉

花生生长后期遇到干旱和高温可显著提高黄曲霉菌侵染及产毒率,田间荚果含水量在14%~30%时最易受黄曲霉菌感染。在干旱情况下,黄曲霉菌侵染的起始温度为25~27度,最适温度为28~30度。但只要有灌溉,不管土壤温度多少,完好的荚果均无黄曲霉菌感染,改善花生地灌溉条件,及时灌溉。特别在花生生育后期,花生荚果发育期间保障水分的供应是防治黄曲霉菌感染的关键。

8.适时收获

在花生成熟期,在遇干旱又缺少灌溉的条件下,可以适当提前收获,试验表明,如果在正常成熟期前两周收获,可以大大减少了黄曲霉菌的污染。

9.及时干燥储藏

收获后及时晒干荚果,一定要将花生种子的含水量控制在8%以下,这样可以有效地杜绝种子感染环境中的黄曲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