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底数,分类指导,适时防治小麦吸浆虫

发布日期:2021-02-12 07:12

据目前大名县植保站及12个基层测报点小麦吸浆虫陶土调查结果,结合小麦生长进度、气象预报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大名县小麦吸浆虫总体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3万亩,达到防治指标10万亩左右。虫口密度虽有下降,但局部仍有高密度的地块;中蛹期防治适期预计为4月16—23日。防治适期比常年提前3—5天,预测依据:

一、虫源基数

经过近几天各地严密监测、准确预报、科学防控,小麦吸浆虫总体发生程度有所降低。据4月中旬各地陶土调查,全县平均3头/样方,全县平均值比近五年平均值(7.2头/样方)减少58.3%,比近十年平均数(13.01头/样方)减少76.9%,但在部分乡镇的个别田块仍有高密度发生区,最高达175头/样方(4月12日)。当前大名县小麦吸浆虫处于幼虫上升阶段,重点调查乡镇小麦吸浆虫大部分以幼虫态分布于7厘米之内的土层内,预计其发生期较常年偏早,与去年相当。

二、气象因素

去年冬季气温偏高,对小麦吸浆虫越冬比较有利。去冬今春麦区气温一直较常年略偏高,虽然降雨不多,但是麦田土壤墒情一直不错,加之4月以来出现了两次降雨过程,对吸浆虫幼虫的上升非常有利。据大名县气象部门预报,未来十天全县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2℃,未来两天还将出现一次大范围的降雨过程,有利于小麦吸浆虫的化蛹和出土。

三、小麦生育期

受去冬今春气温偏高的影响,当前大部分麦田小麦生育期较常年偏早,整体生育期提前,预计抽穗期也将提前,小麦吸浆虫的发生进度与小麦生育期高度吻合,小麦吸浆虫的发生也比常年略偏早。

防治指标:1、陶土调查每样方(10cm×10cm×20cm)虫量达到2—5头时,即需撒毒土进行蛹期防治;2、小麦抽穗期(半数以上麦穗露脸)网捕成虫,10复网次30头以上,或用手拨开麦垄,一眼可见2—3头成虫时需进行成虫防治。

防治方法:

1、蛹期防治:在防治适期(抽穗前3—5天,即4月16—23日)亩用2.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1.5—2kg或5%毒死蜱颗粒剂0.6—0.9kg,拌细土30kg均匀撒于地表,施药后及时浇水催幼虫整齐出土触药,以提高防效。

2、成虫期防治:在小麦抽穗(70—80%)至扬花初期(4月28日—5月5日),亩用2.5%高效氯氟氰微乳油+25%吡虫啉、20%阿维•毒死蜱水乳剂、5%吡虫啉乳油1000倍液或20%高氯•敌敌畏1500倍液喷雾防治,注意要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均匀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