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枯萎病的防治办法有哪些,冬瓜枯萎病的防治

发布日期:2021-02-10 10:56

冬瓜的枯萎病为毁灭性的土传病害,发生严重,为害猖獗,蔓延迅速,成片发生,整株枯死,损失惨重,在各个时期都能形成危害。

冬瓜枯萎病的症状

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子叶变黄,不久干枯,幼茎、叶片及生长点萎蔫,根茎基部变褐、缢缩或猝倒。成株发病初始时病株下部叶片褪绿、变黄,茎基部纵裂或部分叶片中午萎蔫,傍晚又逐渐恢复的症状,如此反复,并往上部叶片发展,最终植株枯死,干燥后呈黑褐色,常溢出琥珀色胶状物,湿度大时产生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有的植株出现半边枯萎、半边正常的现象,是由于植株的部分维管束受感染的缘故。

冬瓜枯萎病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培育无病壮苗2.合理轮作。与非瓜类作物轮作,是防治枯萎病的重要措施之一。3.嫁接防治。4.加强栽培管理,搞好田间卫生,抓好肥水管理。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腐熟有机肥,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抗病力。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销毁。5.苗床土消毒。每平方米苗床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克,拌匀后播种。6.药剂防治。发病初期施药防治,可以防止枯萎病的蔓延。药剂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在植株根围淋灌,每株用药200-250毫升。

枯萎病是我县冬瓜的主要病害,病原物是真菌类的镰刀菌,一般在苗期发病,为害部分主要在根颈、茎部和叶柄处,被害部分初时出现水渍状,干燥后病部为黑褐色,收缩变细。有时出现纵裂,在病部着生粉红色霉及胶粘物质,病部以上枯萎死亡。该病为土壤传染,在气温和土温20℃以上时易发生。温度较高,土壤温度大,更有利发病,洪雅江河两岸地区4月下旬以后发病较多。

防治办法:

1、合理轮作,避免与瓜类连作,尽量实行水旱轮作。育苗选用水稻土,预防传染。

2、大田深沟高畦栽培,三沟配套,雨后及时排水。

3、有机肥为主,要求充分腐熟,N、P、K配方施肥,不能偏施N肥。

4、农业措施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化学防治可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或12%农抗120水剂100倍液灌根,在易发病时期防治,每隔一周左右防治一次,连续2—3次。

冬瓜发生裂瓜后不仅影响外观和品质,且对贮藏和销售十分不利,给菜农带来经济损失。下面介绍几种防止冬瓜裂瓜的有效措施,请农民朋友不妨一试。

1、在多雨地区或多雨季节,采用深沟高畦或起垄搭架栽培法栽培。

2、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透水性和保水力,使土壤供水均匀,促使植株健壮生长,并且要及时整枝,使果实发育正常。

3、果实顶端和贴地面的果皮厚,壁细胞层较少,栽培中可将其进行翻转,以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裂瓜。必要时在果实膨大期喷洒0.1%的硫酸锌或硫酸铜溶液,以提高其抗热和抗裂能力。

4、在花瓣脱落后喷洒15PPM赤霉素溶液,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也可防止裂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