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青枯病该咋防控效果?

发布日期:2021-02-09 02:02

玉米青枯病该咋防控效果。

玉米青枯病又称玉米茎基腐病或茎腐病,是世界性的玉米病害,但在我国近年来才有严重发生。

防控玉米青枯病记四点:

清除病残体

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株残体,集中烧毁,结合深翻土地。

轮作

重病田应与其它作物实行2-3年的轮作。

加强田间管理

注意加强增施肥料、及时中耕和排除积水等田间管理措施,促使玉米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玉米拔节或孕穗期增施钾肥或氮、磷、钾复合肥,防病效果较好。

治虫防病

及时防治玉米螟、黏虫,也能减轻病害发生。

玉米青枯病也叫玉米茎基腐病,是为害玉米根和茎基部的一类重要土传真菌病害。发病率一般为10%~20%,严重的达30%以上。青枯病一旦发生,全株很快枯死,一般只需5~8天,快的只需2~3天。

青枯病发病的轻重与玉米的品种、生育期、种植密度、田间排灌、气候条件等有关。一般发生在玉米乳熟期前后,尤其是种植密度大,天气炎热,又遇大雨,田间有积水时发病重。最常见的是雨后天晴,太阳暴晒时发生。大家要做好防控措施。

玉米青枯病,也称玉米茎腐病、茎基腐病,是对玉米生产为害较重的病害,全国玉米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该病病情发展迅速,来势凶猛,一般病株率在10%~20%,严重的40%~50%,特别严重的高达80%以上,农民称之为“暴死”,对玉米产量影响极大。

玉米青枯病是典型的土传根病,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期到蜡熟期为发病高峰期。玉米青枯病为多种病菌侵染所致,发生与气候、品种、生态环境和栽培管理有密切关系,其中高温高湿是病害的主要流行条件。

农民栽培管理过程中,从苗期结合防治虫害喷药过程中,可适当混合一些杀菌剂像恶霉灵、甲霜灵、代森锰锌、百菌清等等,都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偏施氮肥、过度密植、田间郁闭、通风透光不良以及对植株造成各种损伤,都会加重发病。氮、磷、钾合理施用,可促进玉米植株根系发育,提高根系活力,增强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