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水稻白叶枯病最好的药品,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方法

发布日期:2021-02-03 20:40

水稻白叶枯病最早于1884年在日本福冈发现,目前已遍及世界各水稻产区。近年来,水稻白叶枯病已成为我国水稻产区的生要病害,主要引起水稻叶片干枯,空秕粒增多,千粒重下降,甚至绝收。1、

病原水稻白叶枯病原来水稻黄单胞杆菌,属黄单胞杆菌细菌,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大小(1~2)µm×(0.8~1)µm,有一根极生鞭毛在琼脂培养苦上菌落,呈蜜黄色或淡黄色,表面隆起,光滑光亮,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和荚膜。自然条件下,病菌可侵染栽培稻、野生稻、李氏禾、茭白等禾本植物。病菌生长温度为17~33℃,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宜PH值6.5~7.0。2、

发病因素2.1气候因素该病的发病最适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在90%以上和暴风雨天气易导致该病的发生和流行。2.2品种因素据观察,糯稻较抗该病,粳稻次之,籼稻抗性相对较差,窄叶型品种比阔叶型品种抗病。同一品种在抽穗期最易感病,分蘖末期后抗病力逐渐降低。2.3管理因素据有关资料报道,白叶枯病发生与大田的水肥管理关系密切,偏施氮肥、追肥过多过迟有利于该病的发生,串灌、漫灌会加重发生和流行。3病害症状发病多从叶尖或叶缘或叶缘开始,初期产生半透明黄色小班,后发展成波纹状的黄绿或灰绿色病斑,后沿叶脉扩展成条斑,可达整张叶片。数日后病斑转为灰白色,并向内卷曲。空气潮湿时,病部易见分泌的蜜黄色球状菌脓。3.1慢性型双称叶缘型或叶枯型。水稻在苗期或分蘖期最易受害,初在叶尖、叶缘处出现暗绿色条斑,后沿叶脉向上下方扩展成长条斑,粳稻多灰褐色,籼稻橙黄色,后呈灰白色而边缘黄褐色。天气潮湿时,叶尖和叶缘的病斑处常见黄色球状菌脓,最后病斑变为灰白色或黄白色,病斑边缘呈不规则波纹状,病部与健康部位界限明显。3.2急性型又称青枯型。发病初期叶片上有明显的病斑边缘,心叶呀心叶下1~2片叶失水萎蔫,呈开水烫伤状向内卷曲青枯,随后其他叶片相继发病青枯。有的先从下部叶片萎蔫后再枯心。剥开青卷的枯心叶,常发现叶面尤其是叶缘的水孔有蜜黄色球状菌脓。剥去外叶鞘,可见以叶鞘下部的魄部分有水渍状条斑,其中多充满菌脓而呈黄色,折断病株茎基部用手挤压,可见到黄色菌脓溢出。4综合防治4.1农业防治4.1.1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通过引种试验,选用适合当地的高产抗病品种。同时,对发病地块进行水旱轮作。4.1.2做好检疫工作。凡是从外地调入的种子必须进行检疫,必要时进行复检,合格后才能作种用;当地繁种必须进行产地检疫合格后才可作种用。对于发病的田块立即封闭进排水口,对发病地块的植株必须经高温堆肥后发酵应用,避免直接还田。4.1.3加强肥水管理、平衡施肥。稻田不得深灌、串灌、漫灌,做到排灌分开,浅水勤灌,适当烤田,杜绝病田水流入无病田。同时要根据水稻自身的需肥规律、产量水平和土壤肥力状况,做到施足基肥,及时追肥,巧施穗肥,避免氮肥施用过量、过迟、氮、磷、钾肥及微肥要平衡施用。4.1.4合理密植,协调群体结构。栽插要求浅插、宽行或宽窄行窄株,适当稀植,以营造良好的田间小气候,协调个体与群体矛盾,保证秧苗正常生长。4.2化学防治4.2.1种子处理。用80%“402”200倍液浸种48~72小时,或用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浸种48~72小时。4.2.2药剂防治。在插秧前用30%菌逃WP1500倍液叶面喷雾;抽穗前用30%菌逃WP或猛可菌WP450g/h㎡兑水600~900kg/h㎡均匀喷雾。大田施药短期应掌握在零星发病阶段,以消灭发病中心,可用30%菌逃WP或猛可菌WP600~750g/h㎡兑水600~900kg/h㎡均匀喷雾,或用50%灭菌成600~900kg/h㎡兑水750g/h㎡喷雾,间隔4~7d用药1次,连续2~3次。为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应交替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