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软腐病常年发病面积很大,是影响白菜生产的主要病害。大白菜得病后,常发生“干烧心”、“温烧心”、“烂疙瘩”等多种症状,并在病部有菌脓溢出,闻时有恶臭气味,初侵染时,在菜帮基部形成水浸状斑,并向上扩散蔓延,严重时病株在田间倒伏溃烂。
对于大白菜软腐病的防治,应从选用抗病品种入手,抓农业防治,抓化学防治。
一、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的重要途径。一般青帮的品种比白帮的品种抗病,晚熟的品种比早熟的品种抗病。现在种植的比较抗病的品种有:北京大青口、包头青、塘沽青麻、山东城阳青、河北玉青等,此外应注意品种的提纯复壮和利用杂种一代的杂种优势。
二、农业防治
1、白菜地的地势要稍高,灌排水良好。避免将白菜种在低洼易涝的地块上,且前做以小麦、玉米、葱蒜类等为好。
2、提早翻耕整地,改进土壤性状。前作收获后立即翻耕土地,使土壤充分暴晒,减少病菌为害。
3、采用垄作和高畦栽培。
4、使用腐熟的肥料,增施底肥及时追肥,使苗期生长旺盛,后期植株耐水耐肥,不易形成裂口。
5、种子处理。播种前用50℃的温水浸种20分钟,以杀灭种传细菌。
6、适时播种,使白菜包心期的感病阶段与雨季错开,增强植株的避病作用。播种从北向南逐渐推迟,各地以气温下降到23—24℃为播种适期。
7、禁止大水浸灌,雨后及时排水,且苗期不能缺水,培育壮苗,自团棵后一促到底。
8、清洁田园。做到及时发现和拔除病株,特别是在大雨前和灌水前。拔除后,坑穴要用消石灰进行灭菌。
三、防治害虫
早期注意防治地下害虫,从苗期以后防治菜青虫、小菜蛾、地蛆等有害昆虫。
四、药剂防治
1、在发病前,最好在定植后长出5—6片叶时、用95%CT杀菌剂(细菌灵),5000—6000倍液灌根,也可用5000倍液农用链霉素或硫酸链霉素、新植霉素灌根,每7—10天灌一次,连灌2—3次。
2、在发病时可用下列农药进行喷雾防治。150—200倍液的农用链霉素,2000—4000倍液的新植霉素,200—400倍液的氯霉素,500—600倍液的“401”抗菌剂,50%代森铵600—800倍液,1000倍液的根腐灵(粉剂袋装,50g/代),每亩4包丰宁B1加100公斤水,在蓬座期向叶面茎部喷洒,以傍晚晴天为好。另外,在移栽前,用塑料袋薄膜覆盖菜畦10—14天,去掉薄膜后栽培,防病效果可达90%以上,而且直到收获期仍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