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豆管理一不宜施肥多,二不宜浇水多,三不宜温度高,管理起来无规律,最终导致旺了蔓子不坐荚。”这一直是困扰芸豆种植户的关键问题,也从而挫伤了部分菜农的种植积极性,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芸豆生产出现这种不良现象,保证芸豆长势旺盛获取高产呢,笔者根据多年来的生产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
施足底肥不可忽视芸豆喜有机质含量高、通透性好的土壤,因此基肥应多施腐熟好的农家肥,同时混加生物肥如龙珠等300公斤,过磷酸钙100公斤,钾肥20~30公斤或含磷钾较高的复合肥50公斤(当磷肥施用不足时芸豆表现开花坐荚少,钾肥明显质量和产量。)。
培育优质壮苗育苗土要用腐熟的农家肥混加生物肥和磷酸二氢钾,每方营养土中加入2~3千克,视营养土干湿程度每20公斤水对20克苗菌敌和爱多收2毫升混匀后喷林营养钵,然后每钵播种芸豆种二粒,盖上覆土,覆土大约盖2厘米为宜。这样不仅可预防苗期病害,出苗整齐,并且根系好,定植后也不易生炭疽病、根腐病等病害。多年经验表明,凡是不使用上述肥、药处理的营养土会出现烂种、烂苗现象,长出的苗子还大小不整齐。若育苗营养土用的是木楂、细沙等无营养成分的基质或土壤,容易导致后期病态植株或畸形花,坐荚少并且难坐荚。
种植密度要合理当芸豆幼苗心叶刚展开时为最佳定植苗龄。芸豆合理的定植密度一般小行为60厘米,大行80厘米,架高1.8~2米,架越高行距就应越大。株距为45厘米左右,一般是双株定植。
浇水要适度视当地土壤墒情,灵活掌握浇水时间和浇水量。定植后第一次浇水一定要浇透,否则植株参差不齐。当蔓长到0.6米高的时候浇第二水,第三水应在初花期前浇,这一水对花质和坐荚有利;如花期干旱,易导致芸豆畸形花多,坐荚少、坐荚短、窄荚多、镰刀荚多。芸豆荚长到6厘米左右时浇坐荚后的第一水,要浇小水,不要等到芸豆要采摘时再浇。若芸豆坐荚多,最好每亩冲龙珠冲施肥40~60公斤,或普罗丹冲施肥75公斤,以后视天气情况,隔15天冲施一次,尽量不冲化肥,多冲生物菌肥。
温度管理很关键芸豆初花期以后白天要维持在25~28度,昼夜温差在10度以上,早晨拉棚前室内温度不低于12度为宜。有的菜农长期将花期温度控制在28度以上或长期低于25度,会导致落花严重,花粒长到“麦粒”大时就黄了。长期高温会导致芸豆植株易早衰,长期低温会导致芸豆只长蔓不坐荚,使总产量降低。
防止枝叶过密形成“伞形帽”芸豆蔓长到1.8~2米的时候,最好打掉主头,促进分生侧枝,如植株过旺,会有很多杈子上的侧枝窜到南北吊绳上去,这时候,应不间断的抹去,防止形成“伞形帽”,影响光照及中后期产量。
喷药要慎重容易感染炭疽病、锈病、菌核病、灰霉病,所以在每次浇水前2~3天要喷药防治一遍,一般用亿嘉1000倍,祛灰霉1000倍或向农二号喷施。平时注意不能喷施菌核净、铜制剂,杀毒矾、甲霜灵、倍得利、代森锰锌或含有瑞毒霉成分的药,以防药害产生;同时要注意对含有“醇”、“唑”字类农药少用或不用,以免降低芸豆商品性。芸豆苗期至生长期,有些菜农怕旺了棵而喷用助壮素、B9等,这些药最好不用,如浓度过大时,会使植株生理平衡遭到破坏,出杈多,豆荚的商品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