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因苗制宜搞好小麦春管

发布日期:2021-01-20 03:03

我省去冬今春雨水稀少,气温偏高,早春寒流和大风频发,土壤失墒较重,不利于小麦返青生长。据近期我县小麦调查结果表明,今年小麦苗情整体好于去年,多数麦田群体足、个体壮、代绿越冬,返青早,长势较好。但也有部分麦田出现“两头苗”现象,一是旺苗麦田,因去秋播种较早,下种量偏大,群体过密,加之去冬气温较高,麦苗旺长,表现茎细、叶长、次生根少,且下扎入土较浅;二是弱苗麦田,由于播种基础差,致使小麦群体小、苗弱、蘖小、根少。尤其是晚播麦田,是“单身汉”过冬,无蘖、根少。上述旺苗和弱苗,极易遭受早春低温冻害和干旱,因此,建议今年要因地因苗制宜,加强麦田管理,早管促早发,促苗转型升级。在小麦春管中,掌握“控旺、促弱、保壮”技术要点,科学运用肥水,防控病虫草害,誓夺小麦夏季丰收。具体技术措施如下:

一、分类管理,科学掌握返青期头次水肥。1、

旺苗麦田以控为主。对旺长麦苗,在返青后,于晴天下午,及时镇压、蹲苗控旺,并做到镇压与锄划相结合,先压后锄划,增温保墒,控制春季过多分蘖,及时控旺转壮。到拔节期浇水追肥,亩追尿素10---15公斤。2、

三类弱苗以促为主,春季分两次进行浇水追肥,第一次浇水在返青后,结合浇水亩追尿素8—10公斤。第二次水肥在拔节期(此时春生第四片叶长出),亩追尿素5-7公斤。必须注意对旺苗和弱苗以及晚播麦,返青水一定要适当晚浇。应在5㎝地温稳定在5℃以上时浇头水,结合浇水追肥,实行水肥齐攻。防止早春浇水过早降低地温和土壤通透性,影响麦苗生长。3、

一类麦苗控、促结合。一类麦苗返青期亩总茎数80万—10万,,单株分蘖5.5—7.5个,单株次生根8—11条,对一类麦苗,除对追肥浇水推迟到拔节期进行外,并在起身期至拔节前喷施调节剂。即在起身期亩用20%壮丰安30—40毫升,兑水30—40公斤,喷麦苗一次;或在起身期向麦田喷施“金得乐”,亩用小麦“金得乐”30—60毫升,兑水20—30公斤,叶面均匀喷施。以达到缩短茎基部节间,控制植株旺长,防止后期倒伏。4、

二类麦苗促、控结合。二类麦苗指返青期亩茎数60万—80万,单株分蘖3.5—5.5个,单株次生根6—8条。对一般地力的二类苗,在起身初期浇头水,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0—15公斤;对水肥条件好的二类苗,在起身中期浇水,亩追尿素10公斤和5公斤钾肥。5、

对晚播麦以促为主,返青期不宜浇水,如果干旱严重,非浇不可的地块,要浇小水,提倡喷灌,每亩浇水量不超过20—30立方米。浇水后及时中耕锄划,增温保墒。在起身至拔节期浇水追肥,实行水肥齐攻。

二、及时锄划,增温保墒。适时中耕锄划是早春麦田增温保墒的的有效措施,适用于各类麦田。弱苗和晚播麦,返青期进行多次浅锄划,有利于增温保墒,促苗早发快长。旺苗在返青后,于晴天下午进行镇压,有效控旺、蹲苗。镇压与锄划结合,返青至起身期,进行多次锄划,并逐次加深,不但能控制旺长,减少春季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还能增温保墒和除草。

三、化学除草麦田化学除草以秋治效果较好,秋季没化学除草,需要春季化除的,必须掌握温度指标,即在日均气温8℃以上,最低不低于5℃,且4天内无有霜冻,雨雪天气,选择晴暖天的中午至下午2点,气温在10℃以上时段喷药除草效果好。在黑龙港麦区衡水、沧州一带,麦田双子叶杂草,主要有荠菜、播娘蒿、猪秧秧等,这些杂草对苯磺隆产生较强抗药性,据试验,目前有效药剂:1、

除治麦蒿:亩用40%唑草酮4克,兑水30公斤喷洒。2、

除治荠菜:亩用“5.8%麦喜”2代,兑水30公斤喷洒。3、

除治荠菜和播娘蒿混生麦田,用复配药—阔极(苯磺隆+使它隆乳油+二甲四氯钠)。4、

除治猪秧秧:亩用20%使它隆乳油50—60毫升,兑水40—50公斤喷雾,除治效果较好。

四、防治病虫害因去冬气温较高,据预报,今年各种病虫越冬基数大,麦田主要病虫将有中度偏重发生,因此要提前做好防控病虫的一切准备,保证及时迎头战胜病虫灾害,确保小麦增产丰收。1、

小麦锈病、白粉病的防治。在搞好病虫监测的前提下,于发病初期,亩用20%粉锈宁乳油50毫升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克,兑水60—70公斤,全田喷雾,对发病中心要重点喷药。2、

防控小麦纹枯病。小麦纹枯病有两个发病高峰,即苗期和拔节期,要重点防控苗期病害。防治用药:亩用50克井岗·腊蚜菌+30克靠山多霸或10克申嗪霉素+15克海绿素+4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15—20公斤进行全株喷雾,间隔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3、

防治小麦全蚀病。亩用20%粉锈宁乳油100毫升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克,兑水60—80公斤,顺麦垄

喷灌,使药水渗到根部。4、

防治麦蚜。单独喷药时,亩用50%辛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兼治红蜘蛛和灰飞虱,预防小麦丛矮病。大力推广“一喷三防”技术,可以同时防治麦蚜、红蜘蛛、吸浆虫、预防白粉病、赤霉病和干热风。方法:一桶水(15公斤)+乙酰甲胺磷乳油50毫升+啶虫脒30毫升+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克或水剂75毫升+40克磷酸二氢钾混合均匀喷雾,,间隔5—7天,连喷2—3次,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