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倒伏原因及防治特效的方法有哪些?

发布日期:2021-01-17 06:45

水稻倒伏原因及防治特效的方法有哪些。

水稻倒伏不仅降低产量而且降低稻米品质,并给收割带来困难,增加收割成本。分析造成水稻倒伏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推广水稻高产健体栽培技术,提高水稻单产,促进农民增收增效,意义十分重大。

一、造成水稻倒伏的因素

品种问题。有些水稻品种植株高、株型不紧凑、秸秆不壮实,叶片披;灌浆后,穗部逐渐增重,重心高,秸秆不堪重负,叶披和株型松散造成田间郁蔽,通风透光差,易产生病害和倒伏。

秧苗素质差,栽插方式不当。“秧好半成稻”。水稻育秧中技术不规范,如播种过密、肥水运筹不当、病虫防控不到位,造成秧苗细长不带分蘖,这种秧苗栽到大田后很难形成大分蘖和壮分蘖,整个群体不健壮。农民栽秧时“乱插棵”,水稻封闭行后通风透光差,不利于水稻健康生长,易倒伏。

水肥运筹不当。水稻栽后灌深水,对水稻根系生长不利,不利于水稻分蘖和生长。烤田是水稻生产一个重要环节,烤田是促进根系生长和下扎,控制无效分蘖,改变田间小气候的重要措施,但在实际生产中,农民往往烤田不及时,不能很好掌握烤田程度,不是早就是迟,需要重烤的田块没重烤,需要轻搁的田块没轻搁,烤田效果不明显。田间断水过早,水稻腊熟前排水,造成缺水早衰。施肥上重氮肥轻磷钾,不重视配方施肥和平衡施肥,大多数都采取“一轰头”方法,造成水稻前期生长旺后期脱肥早衰。这些都给水稻倒伏带来隐患。

病虫防治不当。水稻封行后要加强田间纹枯病和稻飞虱的监测和预防,大部分农民不能选择对路农药适期防治,对稻飞虱防治时间不统一,造成迁移危害,纹枯病和稻飞虱重发田块极易倒伏。

灾害性天气。八、九月份正是当地水稻灌浆、黄熟时期,也是当地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牛的季节,经常风雨相伴,这时也正是水稻抗倒伏能力最弱时期,风雨稍大,灾害将不可避免。

造成水稻倒伏的因素很多,既有品种、栽培技术因素,又有自然灾害因素。因此,要实现水稻健康生长、高产稳产,必须选好良种,集成和良种良法技术减灾避灾,制订得力的防范措施。

二、水稻抗倒伏防范技术措施

选择杭倒伏水稻品种,调整水稻品种结构,扬长避短,减灾避灾。目前,皖东地区大部分栽插的是中籼杂交稻,应选择株高适当、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叶片上挺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增强抗倒伏能力。皖东与苏北扬州地区接壤,气候类型相似,种植制度类同,均为一年两熟。扬州地区为了避免中籼稻受八、九月份灾害天气造成倒伏的损失,调整水稻种植结构,放弃中籼杂交稻生产,改种常规梗稻和杂交粳稻,避开水稻穗期受不良天气危害。皖东应借鉴他们的经验,大力调整水稻品种结构,重点发展粳稻生产,避开自然灾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改种梗稻是水稻栽培上抗倒伏最为有效的措施,一是可以避灾,二是能充分利用光能地力(一年两熟光温有余,因粳稻生育期相对长一些),三是提高水稻产量水平和稻米品质(梗稻生长期长,光合产物积累多),四是增加农民收入。

培育壮秧,改变栽插方式。目前,皖东地区水稻有旱育秧、湿润育秧、两段育秧等方式,不管什么育秧方式,都要培肥秧床,实行稀播,创造适合秧苗生长的条件,努力培育壮秧,为水稻丰产打基础。要大力提倡水稻宽行窄株栽培技术,改变农民“乱插棵”习惯,合理密植,实现壮个体健群体目标,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合理水肥运筹。管好水施好肥是水稻生产上重要的农事活动。在水的管理上要做到“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适时烤田,有水孕穗,干干湿湿到黄熟”。特别是烤田一定要做到“苗到不等时(亩茎蘖苗数得到亩预定的有效穗数),时到不等苗(水稻生长到有效分蘖临界期时)”,并根据水稻的田间长像,苗色浓重烤,苗色淡轻烤。在施肥上采取“稳增氮磷、重增钾微、有机与无机相结合”的配方原则,合理分配好基肥、分蘖肥和穗肥的比例,一般要求基肥、分蘖肥、穗肥的比例为5:3:2;施用的肥料品种上要合理搭配,一般要求氮、磷、钾比例为4.5:2:3.5。

采用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播前用药剂浸种,减少苗期病害的发生。通过宽行窄株、合理密植、浅水灌溉、增施磷钾肥、适时烤田等技术措施,增强水稻自身的抗病力,创造不利病虫害发生的环境和条件,减少病虫害发生。加强田间监测,对病虫害防治做到适时、对症、高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实行统防统治、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水稻高产、优质、安全、高效。

1、是根倒伏,所谓的根倒伏就是水稻成熟时,底节没有折,而是根系脱离土壤。这是由于水稻拔节后根系主要为上层根,比较短。根量也少,这时如果长期排水不好,就会造成土壤对根系的固定力小,再加上植株上部重而倒伏。可以在拔节前施穗肥时加入生根物质(如根蘖多),加大根量和促进根长并结合排水来解决。

2、茎倒伏,就是底节折了,茎倒伏最主要的原因是封行过早,即孕穗前封行。大家种水稻通常认为封行越早,看上去越好。实际不是这样的。水稻底节(倒四节间)伸长,也叫拔节,拔节同时,倒二叶伸长,颖花分化。底节的长短与倒伏关系不大。这一点很难理解,因为表面上看,底节长,倒伏就容易发生,底节短则抗倒性就好。但实际上,茎倒伏的根本原因在于的是底节的充实度。在拔节后,剑叶伸展过程也是底节充实,底节充实的主要光合产物来源于倒四叶(因为倒四叶着生在底节的下端),前期肥水调控不好,倒三叶最长,密度过大,就会对倒四叶产生遮盖(郁蔽),导致倒四叶受光下降,严重影响倒四叶的光合效率,造成底节充实物质合成不足,此时看不出倒伏。

当水稻穗灌浆时,需要大量的光合产物,主要功能叶片为剑叶和倒二叶,如果遇上阴天下雨,光照不足,剑叶和倒二叶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不能满足种子灌浆的需要,为了满足种子成熟(这是所有生物繁衍后代的特性),就会从伸长节间中抽取现成的碳水化合物,导致底节本不充裕的物质更加匮乏,加上植株上部重量加大,无法承载而倒伏。主要时间发生在乳熟后期,底节充实度,才是倒伏的根本原因。至于杆硬品种只不过是辅助因素,不能作为倒伏的主要原因。茎秆倒伏可在水稻抽穗灌浆时,施用硅肥,硅可增强水稻基部茎秆强度,防止水稻倒伏,现市场上硅含量较高的有土耳其活力硅,硅含量达到72%,,抗倒伏效果较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