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蚜虫怎么防治用什么药,小麦蚜虫怎么防治

发布日期:2021-01-01 13:13

小麦蚜虫的综合防治技术小麦蚜虫又叫腻虫。近年来各种植小麦地区常造成为害,特别是以肥水条件较好,生长茂盛的田块发生为害较重。前期为害造成麦苗发黄,影响生长,后期为害被害部分出现黄色小斑点,麦叶逐渐发黄,麦粒不饱满,严重时麦穗枯白,不能结实,甚至整株枯死,严重影响产量。小麦蚜虫种类较多,但发生普遍的主要是春麦蚜、麦长须蚜、黍蚜、玉米蚜四种。

小麦蚜虫的防治方法:

根据蚜虫的为害特点,从当前及来年的2月初起,进行田间检查,苗期只要每平方米有麦蚜30~60头就要进行防治,孕穗期当有蚜株达15%~20%或平均每株有蚜虫10头左右就要及时防治。

每亩用20%菊马乳油80毫升、20%百蚜净60毫升、40%保得丰80毫升、25%金迪乐60毫升、2%蚜必杀80毫升、5%力克50毫升、3%劈蚜60毫升、上述农药品种任选一种,兑水35~50千克(2~3桶水),于上午露水干后或下午4点以后均匀喷雾。

如发生较严重。每桶水再加一包10%的吡虫林混合喷施。在孕穗期和抽穗期可加入磷酸二氢钾或稳多收等保花保果类的微肥混合喷施,促进子粒成熟饱满,增加产量。

1、贻误最佳防治时期

目前,对小麦蚜虫的防治存在着偏早或过晚的情况。

防治过早,见虫即施药,喷药次数相应增多,造成防治成本过高,同时造成蚜虫抗药性增强,进一步增加防治难度。

防治过晚,不容易控制,因为麦蚜繁殖速度快,一年可发生10—20代,条件适宜时20分钟一代。蚜虫已经对小麦造成了一定的危害,蚜虫密度过大时,如不能均匀施药,更不能有效控制蚜虫的危害。

2、选用药剂不当

大多数农户在选用药剂时缺乏针对性,误认为毒性高的农药杀虫效果相对较好。

高毒及中毒类农药一般为广谱性杀虫剂。在有效防治靶标害虫的同时。也会伤及天敌和一些有益生物种类如蜜蜂等,进而破坏整个农田的生态系统的平衡,对人畜、水体、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高毒农药的持效期短、残留高,临近收获期施药造成粮食农药残留超标,不利于人民的健康生活。

此外,多数农民缺乏辨别真假农药的一些常规知识,如农药三证等,若不慎施用假药,既增加防治成本,又不能达到防病治虫的目的,给生产带来很大危害。

3、施药技术不合理

部分农民滥用农药,加之选用品种比较单一、施药频繁,导致该虫的抗药性大幅度提高。

抗性增强后。农民只有进一步加大用药量和增加用药次数,因此,又会造成该虫的抗性进一步增强,也增加了防治成本。

其次,施药时兑水量普遍偏少,施药不均匀。尤其是小麦中后期田间密度大,很难触及叶背及茎秆处的蚜虫,遇到适宜的天气,易造成蚜虫的再猖獗。

因此,在小麦的生育期内往往需要喷药2~3次。防治难、费用高是小麦蚜虫防治中存在的最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