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葱种蝇主要为害大葱、小葱、洋葱、大蒜、韭菜等百合科蔬菜,因此在选用杀虫剂时一定要注意性。
别名:葱蝇、葱蛆、蒜蛆。
形态特征:成虫前翅基背毛极短小,不及盾间沟后的背中毛的1/2部分,雄蝇两复眼间额带狭部分比中单眼狭;后足胫节的内下方中央,为全胫节长的1/3-1/2部分,长具成列稀疏而大致等长的短毛。雌蝇中足胫节的外上方有两根刚毛。老熟幼虫腹部末端有7对突起,各突起均不分叉,第1对高于第2对,第6对显著大于第5对。
发生规律:在华北地区年发生3-4代,以蛹在土中或粪堆中越冬。5月上旬成虫盛发,卵产在葱叶、鳞茎和周围厘米深的表土中。卵期3-5天,孵化的幼虫很快外号入鳞茎内为害。幼虫期17-18天。老熟幼虫在被害株周围的土中化蛹,蛹期14天左右。
为害特点:幼虫蛀入葱蒜等鳞茎,引起腐烂、叶片枯黄、萎蔫,甚至成片死亡。韭菜受害后常造成缺苗断垅,甚至全田毁种。
防治技术
(一)冬季耕翻土壤,减少田间越冬虫口。
(二)施用腐熟有机肥因蛆具有趋腐性,施用农家肥一定要腐熟,,尽可能把种子与肥料隔开。
(三)选用无虫鳞茎栽植。
(四)药灌幼虫当根部遭受,叶变黄时,可用都定或毒啶1500倍液,或阿维辛1500倍液,将药液顺垄喷入韭菜根部。也可用上述农药600ML/(666.7平方米)对成母液,结合浇水冲施。严禁使用甲胺磷、对硫磷、甲拌磷、涕灭威等高毒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