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枯病不仅危害幼苗,还能危害大苗,病害一般比猝倒病来得晚,多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其特点是受害幼苗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带有轮纹,前期病苗白天萎蔫,夜晚恢复,病斑逐渐凹陷。湿度大时产生淡褐色蛛丝状霉,但不明显,病部没有白色棉絮状霉,这一点与猝倒病不同。病斑逐渐扩大后绕茎一周,甚至木质外露,最后病部收缩干枯,叶片萎蔫不能恢复原状,幼苗不呈猝倒伏状,逐渐干枯死亡。
立枯病不仅危害幼苗,还能危害大苗,病害一般比猝倒病来得晚,多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其特点是受害幼苗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带有轮纹,前期病苗白天萎蔫,夜晚恢复,病斑逐渐凹陷。湿度大时产生淡褐色蛛丝状霉,但不明显,病部没有白色棉絮状霉,这一点与猝倒病不同。病斑逐渐扩大后绕茎一周,甚至木质外露,最后病部收缩干枯,叶片萎蔫不能恢复原状,幼苗不呈猝倒伏状,逐渐干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