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水稻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发布日期:2020-12-24 12:51

一、主要病虫草害种类

1、水稻苗期发生的病虫害: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秧田杂草、灰飞虱与条纹叶枯、黑条矮缩病;以及苗稻瘟病、一代二化螟、稻蓟马、稻象甲。

2、水稻返青至分蘖拔节期发生的病虫害:大田杂草、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纹枯病、叶稻瘟病、细菌性病害(白叶枯病、细菌性基腐病);二代大螟、二代二化螟;白背飞虱、褐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稻螟蛉局部偶发)。防治上,6月下旬至7月上旬重点防治灰飞虱,兼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迁入早的年份,结合防治一次;7月下旬1次,以二代大螟、两迁害虫为主总体战,兼治其他病虫;8月上中旬1-2次,以两迁害虫、螟虫、纹枯病为主总体战。

3、破口扬花期发生的病虫害:穗颈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褐飞虱、纵卷叶螟、三代大螟。防治上要打好1-2次破口扬花期防治总体战(8月下旬-9月上旬);破口前5-7天单独用药一次防治稻曲病。

4、齐穗及其后发生的病虫害:褐飞虱、纵卷叶螟、纹枯病。防治上,9月上中旬,根据病虫情,防治纹枯病、两迁害虫1次左右。

二、主要病虫草害防控技术

主要病害防控技术1、种传病害(恶苗病、干尖线虫病):防治恶苗病选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3克对水6-7.5公斤,浸稻种5-6公斤,要浸足48小时,浸后不用淘洗,直接播种或催芽播种,确保防治效果。机插秧要适当降低塑盘育苗期间温度,药剂浸种后可不催芽直接播种或多浸少催,以降低长芽阶段病菌的侵染。对干尖线虫重发区域还要加入95%杀螟丹(浓度为6000倍)一并使用,控制干尖线虫病的发生。

2、灰飞虱与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一是因地制宜种植抗耐病品种;二是推广机插、小苗抛栽等有利于适度推迟水稻播栽期、避开灰飞虱传毒高峰期栽培避病措施;三是秧苗期覆盖防虫网或无纺布阻断传毒(机插+无纺布覆盖),防虫网可用20目左右规格,无纺布可用15-20克/平方米规格覆盖。四是化学防治灰飞虱。在做好前期麦田一代灰飞虱防治、压低基数的基础上,狠抓秧田一代灰飞虱成虫、本田二、三代若虫防治,全面控制灰飞虱传毒。水稻后期,还应考虑加强四、五代灰飞虱的防治,既可控制其造成“黑穗”,还可降低越冬基数。药剂每亩选用25%吡蚜酮20-30克、20%烯啶虫胺20毫升、5%丁虫腈40-50毫升、40%毒死蜱(或48%乐斯本)80-100毫升、50%稻丰散100毫升、20%异丙威乳油150-200毫升、80%敌敌畏乳油300-400毫升(毒土法)。坚持持效性好与速效性好的药剂配合使用;注意交替用药,延缓灰飞虱抗药性的产生。

3、纹枯病:做好水浆管理,科学运筹肥料。用水做到“前浅、中晒、后湿润”,避免长期深灌;控制氮肥用量,切忌水稻生长中后期大量施用氮肥;要把握好病害发生初期的第一次防治(7月中下旬),压低病情基数,以后根据病情发展适时防治。第一次防治适期掌握在分蘖盛期病穴率达5%时,用足水量、建立水层、对准基部用药,做到用足药量,交替用药。药剂每亩可使用:15%井冈戊唑醇60-80克、27.8%噻呋·已唑醇25-30毫升、24%噻呋酰胺20-30毫升、12.5%氟环唑40-50毫升、12%井冈·蛇床素80毫升、40%井腊芽80-100克等。

4、稻瘟病:重点抓好破口期的药剂预防。主要防治药剂:每亩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150克;75%三环唑25-35克;40%稻瘟灵(富士一号)80-100毫升。稻曲病:破口前5-7天对粗秆大穗及杂交稻等易感品种,单独用药一次;若气候条件适宜,破口期结合纹枯病,再用药兼治一次,保证防治效果。把握防治适期十分关键,必须立足预防。主要药剂:每亩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15-20毫升以及上述防治纹枯病药剂。5、细菌性病害(白叶枯病、细菌性基腐病):稻田防治:出现发病中心或病区台风暴雨后立即用药。主要药剂品种:20%叶枯唑(叶青双)100-150克、20%噻菌铜悬浮剂100-125克、2%宁南霉素250毫升、3%中生菌素可湿粉100克、50%氯溴异氰尿酸30-50克、20%噻菌茂100克。

主要虫害防控技术1、稻飞虱:坚持“治上压下”防治策略,控制前期发生基数,减轻后期防治压力。一要适期用药。掌握在低龄若虫高峰期,提高药剂防治效果。二要用对药种。推广25%吡蚜酮20-30克、60%烯啶虫胺8-10克、5%丁虫腈40-50毫升等高效低毒单剂及其复配剂,要交替使用农药,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及菊酯类等农药,注意对水生生物、蜜蜂等生物的安全用药。三要科学施药。水稻生长中后期,推广使用大容量高压动力施药器械,提高防治效果。粳稻区9月20日后停止使用有机磷类杀虫剂,防止稻谷农残超标。

2、稻纵卷叶螟:农业防治——合理密植;加强水、肥管理,浅水灌溉,适时晒田,不偏施氮肥,防止前期猛发旺长,后期恋青迟熟。化学防治——坚持“治早、治小,达标防治”的策略,四(2)代水稻分蘖初期迁入虫源,达标后宜立即开展防治,可减轻当代危害,压低下代虫源基数。防治适期:卵孵化高峰期。所有药剂对高龄虫效果均较差!防治药剂:每亩阿维菌素(1.3-1.5克纯品)、甲维盐(0.8-1.0克纯品)、40%丙溴磷100毫升、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15毫升、50%稻丰散100-120毫升、30%茚虫威8-10克、10%阿维·氟酰胺SC(稻腾)20-30毫升。

3、螟虫(大螟、二化螟):大螟:防治适期为二代为卵孵高峰至低龄幼虫期,三代为卵孵高峰期。药剂:每亩20%氯虫苯甲酰胺10-15毫升、30%毒·唑磷EC80-100毫升。二化螟:防治适期为二代卵孵高峰至低龄幼虫期。药剂:每亩5%丁虫腈50-60毫升、20%氯虫苯甲酰胺10-15毫升、10%阿维·氟酰胺20-30毫升。

4、稻蓟马:以秧田期和本田分蘖前期为防治重点。当秧田卷叶株率达50%以上,或百株有成虫20头以上;粳稻本田初期卷叶株率达30%以上,又遇连阴雨天气时立即用药防治。药剂:每亩50%稻丰散或48%毒死蜱80毫升等喷雾。

5、黑尾叶蝉:传播矮缩病、黄矮病、黄萎病等病毒病。应以“治虫防病”为目标,掌握在成虫迁入盛期时,对每平方米有虫10头左右的秧田和每穴有虫2-3头的分蘖期稻田,用药防治。防治药剂:烯啶虫胺(亩纯品7-8克)、醚菊酯(亩纯品12-14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