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高产栽培新技术有哪些?

发布日期:2020-12-23 16:22
问:
大豆高产栽培新技术有哪些?

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归纳为“一三三”,即一播全苗、三水、三肥。

首先要一播全苗。缺苗断垄是黄淮海地区大豆减产的主要原因,减产幅度可达20%以上。苗全、苗匀、苗壮,是大豆高产的基础。高产夏大豆应于6月20日前,在土壤墒情适宜的情况下,用精量点播机播种,保证苗全、苗匀、苗壮。判断土壤墒情是否适宜的简单方法是用手抓起耕层土壤,握紧后可结成团,离地1米处放开,落地后可散开。也可用土壤水分测定仪测定土壤水分含量,以确定适宜的播种日期。土壤水分含量19%-20%时播种,大豆种子萌发良好;低于18%时,大豆种子虽然能够萌发,但出苗较困难,影响出苗率,且幼苗不健壮;低于10%将会严重缺苗。土壤水分过多,氧气供应不足,也不利于种子萌发。

其次,要浇三遍水,即确保三个关键时期的水分供应。第一是播种水。夏大豆播种时,干热风较重,一般情况下土壤墒情较差。如果土壤墒情不足,土壤水分含量低于18%,就应浇水造墒播种;也可根据天气预报等降雨后抢墒播种,但这样易造成播种推迟,影响产量。最好的方法是播种后喷灌或滴灌,可在播种后当天喷灌一次,出苗前,即播种后第4天再喷灌一次,确保出苗。第二是开花结荚水。开花结荚期(播种后25-50天),是大豆需水的关键时期,蒸腾作用达到高峰,干物质积累也直线上升。这一时期,大豆需水量较大,约占总耗水量的45%,如果缺水会造成严重落花落荚,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大幅度下降。出现干旱(连续10天以上无有效降雨或土壤水分含量低于30%)应立即浇水,以减少落花、落荚,增加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第三是鼓粒水。鼓粒期(播种后50-95天),大豆需水量约占总耗水量的20%,也是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缺水,则秕荚、秕粒增多,百粒重下降。如果出现干旱(连续10天以上无有效降雨或土壤水分含量低于25%),应立即浇水,以减少落荚,确保鼓粒,增加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

再次,施三遍肥料。第一是培肥地力。各地的高产经验表明,高产大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要在1.25%以上。土壤肥力不足者,可于播种前每亩施腐熟好的优质有机肥1000千克以上,培肥地力,保障养分的持续供应。第二是鼓粒初期追肥。鼓粒初期(播种后50天左右)是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0千克以上,保荚、促鼓粒,增加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第三是鼓粒中后期喷施叶面肥。鼓粒中后期(播种后70-95天)对大豆产量形成至关重要,每7-10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次,可延缓大豆叶片衰老,促进鼓粒,增加百粒重,提高产量。试验表明,喷施叶面肥可使大豆百粒重增加2.4克,增产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