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采摘与茶园管理

发布日期:2020-12-21 19:23

茶叶采摘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茶叶产量、品质和茶树生长发育,因此,提高采摘技术和采摘质量,是促进茶叶产量、质量的重要技术措施。

一、采摘技术:主要有手工采、剪采、机采三种方式。

手工采技术:

手工采是传统的采摘方法,手工采摘的技术要求是指提手采摘,提手采有利于保持鲜叶的完整,减少鲜叶机械损伤。由于手指对新梢着力不同又分提手采、双手采等采摘方式。提手采,将左手按住枝条,用右手拇指的指尖与食指将细嫩芽的芽叶轻轻地弹断摘下来,一般用于采制高档名茶。双手采,两手同时放在树冠采摘面上,运用提手采手法互相交替把芽叶采下。

手工采摘的优点:能及时按标准、有选择性采收芽叶。一般名优绿茶区,在采用手工分批采摘的情况下,春茶当蓬面有10%—15%的新梢达到采摘标准时,就可开采。夏、秋茶由于新梢萌发不很整齐,茶季较长,所以,一般当新梢有10%左右达到采摘标准时就要开采了,对于采摘细嫩的名茶原料,开采期更应提前。

剪采技术。在采茶劳力趋于紧缺、茶叶采摘成本明显上升的情况下,应用采茶铗(可用竹片替代)采茶,是一条缓解采茶劳力紧张矛盾的切实可行路子。据2014年、2015年试验,采茶铗采茶具有不少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工效较高,节约采茶劳力和成本。一般亩产400kg左右鲜叶的茶园,一把采茶铗可抵得上3个采茶女工。一天采茶10个小时,一把采茶铗可剪采鲜叶75一175kg,平均为90kg,较之女工人均手采30kg高出2倍多。可节约采茶成本50%左右。二是采茶质量比较好。采茶铁剪采下来的鲜叶,夹带老叶少,鲜叶机械破碎率低,质量一般比机采的高半个等以上。三是能起到控制小绿叶蝉蔓延的作用。可节约茶园病虫防治成本50%左右,尤其是6月下旬至7月七旬这段时间为高山茶园第一代小绿叶蝉的产卵高峰期,这时使用采茶夹采摘及时将病虫带出茶园,减少农药施用,在提高茶叶产量的同进,有效保障茶叶生产质量安全。

机采技术(大宗茶采摘)

茶叶机采技术:

具备的条件:平地或15度的缓坡条植茶园,品种纯,发芽整齐,树高80-90cm,行间有15-20cm的操作道。机采茶园适时采摘是取得优质高产的关键。春茶早期应手工采制适量名优茶鲜叶,当有70%左右的新梢达到大宗绿茶采摘标准时就机采,夏秋茶有60%新梢符合标准时机采。中小叶种茶区一般一年采摘4~6次,大叶种茶区一年采摘6~7次。春茶采摘周期12~24天,夏秋茶为20~30天。一台单双采茶机可负担70亩左右茶园的采摘任务,其工效指标为1.0~1.5亩/台时(150~200公斤鲜叶),一台双人修剪机可负担80~100亩的茶园修剪任务,工效指标为1.5~2亩/台时。坡地茶园,应选单人采茶机和修剪机,一般一台单人采茶机可负担18~20亩茶园的采摘任务,工效指标为0.4~0.5亩/小时,一台单人修剪机可负担40亩茶园的修剪任务。

优点:功效高,比手工高10倍,比手工节约成本30%左右;品质好,优于粗放采摘,芽叶完整率85%;产量高,比手工提高10%左右。机械采摘具有提高工效,增收节支,适时采摘,保证质量,减少漏采,提高单产,减少用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优越性。

二、鲜叶质量管理和储运

鲜叶质量管理原则:采摘的鲜叶应符合制茶要求,按标准采。采摘中做到“三不带、五不采”:不同茶类,有不同的采摘标准,同一类茶不同等级的茶叶,有不同的鲜叶嫩度标准。如贵定云雾贡茶目前鲜叶分级标准为特级茶采摘标准单芽、一级为:一芽一叶初展(小于半展)、二级:一芽一叶半展到全展、三级:一芽一、二叶及同等嫩度对夹叶;都匀毛尖珍品级鲜叶采摘标准为单芽至一芽一叶初展,特级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一级为一芽二叶,二级为一芽二叶50%以上,幼嫩的一芽三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和单片叶以50%以内。

采摘中做到“三不带、五不采”:“三不带”指应不带鱼叶鳞片、茶花茶果、老枝老叶。“五不采”指雨水叶、病虫叶、风焦叶、紫色叶、不符合标准的叶不采。鲜叶采回后,首先从鲜叶的嫩度、匀净度、鲜度等三方面进行验收,评定等级,称重过磅,登记入册。收回鲜叶一定要做到按级摊放,即:同一等级的鲜叶与不同品种的鲜叶、晴天叶与雨天叶、正常叶与劣变叶分开、成年茶树叶与衰老茶树叶、上午采的叶与下午采的叶分开摊放。所收回的鲜叶如果混在一起,由于老嫩不一,不但给茶叶加工带来麻烦,而且会降低成品茶品质。为了保持鲜叶的鲜度,防止发热红变,采下的鲜叶要按不同级别、不同类型,快速运到茶叶加工厂加工。

装运鲜叶的器具,要保持清洁干净,通气良好,盛装时切忌紧压,在运输过程中应轻放、轻压、簿摊、勤翻、分类分级摊放,防止鲜叶发热变红产劣变。不同级别的鲜叶、雨水叶、露水叶、劣变叶应分开摊放,分开付制。

三、茶园管理:合理采摘要兼顾茶叶采收与茶树生长

茶叶采收的对象是茶树幼嫩芽叶。因此,茶树新梢一方面是茶树的营养器官,采去芽叶后,势必减少叶面积,光合作用减少,影响茶树生长发育,另一方面,通过采摘,人为地抑制了枝梢的顶端生长优势,促进腋芽萌发,加快茶树生长速度,促进分枝、增强营养生长。因此,因树进行合理采摘,既可保持茶树健壮生长,又可获得优质高产的茶叶产品。

留养采摘:合理采摘应坚持数量和质量兼顾,坚持因地、因树和病虫发生情况进行采摘,兼顾当前和长远利益。留养采摘。适当留养能保持茶树旺盛生长。①幼龄茶树:以培养树冠为目的,应以养为主,以采为辅,适当打顶采摘。②投产茶园采摘,以采为主,采养结合。留叶标准:春、秋茶留鱼叶,夏茶叶留一叶,这种留叶方法的结果是产量高、品质好、经济效益好,树势能保持长期稳产,能提高茶树的抵抗能力。

掌握好采摘周期与封园期

采摘周期是指采摘批次之间的间隔期。采摘周期应根据新梢生育状况,结合采摘标准而定。一般大宗绿茶,用手工采的,春茶每隔3—5天采一次,夏、秋茶每隔5—7天采一次。封园期是指停止采摘日期。封园期迟早,主要关系到茶叶产量与茶树生长,具体应视环境条件与茶树生长情况而定。冬季气候温和,培肥水平高,茶树生长好,当年已留适量叶片的,原则上可采到最后一批新梢止;反之,应提早封园。

采摘时应掌握好开采期、按标准及时采:开采期是指一年中各季茶采摘第一批鲜叶的日期。根据不同的茶叶采摘标准,从茶蓬上采下达到标准的新梢及对夹叶,促进侧芽快速萌发,增加新梢轮次,提高产量和质量。各地的经验是开采期宜早不宜迟,以略早为好。分批多次采:是根据不同茶类的采摘标准,茶树新梢先达到标准先采,后达到标准后采,没达到标准的待达到标准再采。茶树新梢的发芽规律是;主枝先发,侧枝后发;强枝先发,弱枝后发;顶芽先发,侧芽后发;蓬面先发,蓬心后发。分批多次采,不仅可以保证采下的芽叶整齐,大小均匀,而且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同时可以抑制小绿叶蝉,茶白赤星病等的危害。

机采茶园的栽培管理:国内外目前推广使用的采茶机均采用切割原理,要求树冠平整,发芽能力强,芽叶粗壮整齐一致。园地宜选坡度在10°以下的平地、缓坡地或梯面宽度大于2米的梯地,茶树行距1.5~1.8米,树冠高度控制在80~90厘米之间,冠面具有弧形或水平形的规范化形状。茶树品种应再生力强,发芽整齐,芽叶粗壮,耐剪耐采。要实行机采,首先应培育机采树冠,并增肥改土。培育茶园机采树冠的方法为:对树龄较大或长势较差的茶树,在春茶后对茶树进行重修剪(离地50厘米左右),重剪当年,夏留2叶,秋留1叶手工采摘;茶季结束后,在重剪剪口的基础上提高10厘米剪平树冠,翌年即可投入机采。对树龄小于15龄的茶园,一般只需要进行深修剪后就可改为机采。机采茶园需年年轻修剪,时间:秋茶末或早春适量采制名优茶后,深度5厘米左右;每次机采后的7~10天内,应进行一次掸剪(剪去采摘面上突出的枝叶,深度1厘米左右)。除进行轻修剪和掸剪外,机采园一般3~5年进行一次深修剪,10~15年进行一次重修剪。机采茶园全年采摘批次少,但采摘强度大,芽叶损伤多,加之采摘期集中,养分消耗大,应有充足肥料保证树冠营养,生产上以每采摘100公斤鲜叶施4~5公斤纯氮的基础上,再施足量的基肥。连续多年机采会使茶树叶层变薄,所以机采茶园应合理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