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烂秧怎么办,水稻烂秧病防治方法

发布日期:2020-12-19 02:38

水稻烂秧病对于水稻的影响很大,并且造成水稻烂秧的原因很多,那水稻烂秧应该怎么防治呢?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水稻烂秧的防治方法。

水稻烂秧的防治方法

烂秧的发生主要取决于秧苗素质,即抗逆性强弱。如秧苗管理失当,天气异常,生长衰弱,抗性下降,病菌就可侵染,加剧病害。一般在水稻3叶期以前秧苗抗寒性较弱,4叶期惠普,秧苗光合作用和根系活动增强,而抗寒力提高,烂秧自然减少。水稻是一种喜温作物,幼苗生长适温为20-25℃,最低13℃,日均温低于12-15℃,其生长受阻,抗性明显削弱。而绵霉菌在10℃以下仍能侵害秧苗,所以苗期气温越低,持续越久,烂秧就愈重。

1.提高秧田质量

秧田应选择肥力中等、避风向阳、排灌方便且地势较高的地方。

2.精选种谷

种谷要纯、净、健壮、成熟度高。浸种前晒种1~2天,降低种子含水量。

3.提高浸种催芽技术

浸种要浸透,催芽过程中要使水分、温度、氧气三者关系协调。

4.掌握播种质量

根据品种特性,确定播种适期、播种量和秧龄。

5.科学管水

芽期保持畦面湿润,不能过早上水,以保证扎根需氧和防止芽鞘徒长。

6.合理施肥

秧田施足基肥,追肥少量多次,应提高磷钾肥的比例。

7.药剂防治

①土壤消毒:绿亨一号用于旱育秧、水育秧和塑料软盘育秧土壤的消毒,是防治烂秧的最佳药剂之一。消毒的具体方法:首先将秧田平整好,播种后,每平方米用绿亨一号1~1.5克或绿亨一号0.5克加绿了二号2~3克,与过筛的湿润细土10~20公斤充分掺匀,均匀撒于播种后的秧田或育秧盘上作盖土。

②对老秧田或灌溉污水的秧田,宜在发病前或发病前期用绿亨二号对水800~1000倍喷雾,同时可兼治及预防水稻苗叶瘟病、水稻纹枯病、水稻恶苗病的发生和流行。

关于水稻烂秧的防治方法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水稻烂秧工作要从水稻种植之前就做好防治工作,希望小编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适期播种:水稻播种要求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以上,低于12℃并持续3天以上则易发生烂秧。应掌握冷尾暖头,抢晴播种。采用湿润育秧,播后搞好地膜覆盖,以保温防寒,这样播后只要4个晴天,幼根就能扎下,若遇寒潮就不易受害了。

选整好秧田:秧田宜安排在肥力中等,避风向阳,地势稍高,日照充足,便于排灌的田块,翻耕后精细整地,软硬适中,通气性能好,畦泥土不要太糊,特别注意整平畦面,以免低处积水烂秧。做墒时,在泥中拌70%敌克松可湿粉,每亩用1.2公斤,防治立枯病;种子播前,用50%代森铵乳油600倍液喷洒,预防前期死苗。

合理施肥:施肥原则是基肥足,追施二肥即断乳肥和送嫁肥,结合整畦,亩施用腐熟人粪尿75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氯化钾6公斤;一叶一心施断乳肥,亩施用复合肥13公斤;移栽前6天施送嫁肥亩施用尿素10公斤,以确保秧苗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达到培育壮秧目的,为大田生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学用水:芽期主要是扎根立苗,保持墒面湿润不淹水,且不宜过早上水,以保证氧气需要,防止芽鞘徒长。遇上寒潮来临,盖好地膜,二叶一心期揭开畦两端地膜通风透气,三叶期晴天揭膜炼苗,保持畦面湿润,暴雨天气做好排水,不能让水淹没秧苗。总之,湿秧应以浅水勤灌,干干湿湿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