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催芽浸种注意事项有哪些?

发布日期:2020-12-12 02:38
问:
水稻催芽浸种注意事项有哪些?

1、催芽时每天要翻动1-2次,使种子上下内外温度均匀一致,达到发芽整齐。

2、催芽时一定要注意温度变化,防治高温烧种,超过40℃种子失去发芽能力。

3、当种子85%破胸,使温度降至25℃,芽、根长控制在2毫米以内,摊开晾种。

4、破胸后,适当补水,注意通气增氧,即可催出茁壮的好芽。

5、根据各自的生产计划,适时分批催芽、播种,把秧龄控制在3.5叶龄,防止前期插小苗,后期插大苗。

6、催芽时产生了酒糟味该如何处理?催芽时出现酒糟气味多半发生在种芽破胸高峰期(特别是种子有穗萌或米粒较多的情况下,换水太少或清洗的不干净更易出现酒糟味)。因为这时种子呼吸作用旺盛,需要大量氧气,如不及时翻堆散热通气,种堆当中极易产生高温(40度或更高)。高温缺氧,种子就会进行无氧呼吸,引起酒精积累中毒,随之产生酒糟的气味,种芽也常常受到温度灼伤。被高温灼伤的种子,酶的活性被破坏,发芽慢而不齐,甚至成为哑种。已发出的种芽出现畸形,根尖和芽尖变黄甚至枯死。严重时种子黏手,伴有浓重的酸味。为防止烧芽或产生酒糟气味,在催芽过程中必须经常检查。种芽破胸后发现温度超过30度,应及时翻堆散温。如有轻微酒糟气味,应及时散堆摊晾,降低种温,并用清水洗净,待多余水分控净在重新上堆升温催芽,这样可以挽救大部分种子。或用清水洗净后不再催芽,直接用细沙拌匀后播种而减少损失。

7、杂交早稻种子浸种催芽要注意:忌浸种时间过长杂交早稻种子若浸种时间过长,会造成种子缺氧,妨碍正常的呼吸,使种子胚部细胞遭受损害,降低生活力,不能长成壮苗;浸种时间过长,会破坏细胞膜结构,当水分大量涌进细胞时,使细胞内部水溶物加速外渗,给微生物的活动造成有利条件,导致早杂种子糖发酵而丧失发芽能力。因此,杂交早稻种子采用温水浸种不能连续超过8小时,应采用一浸多洗法。即先用30~35℃温水保温浸种8小时,即上堆催芽(注意保温)以后每天洗种3~4次,每隔5~8小时用温水洗一次。装种子催芽的器具要漏水。忌高温破胸杂交早稻种子怕热,高于37℃的温度就会严重抑制种子发芽,高于40℃温度,种子发芽会被完全抑制。

8、水稻浸种催芽过程中异常及解决措施不发芽种谷不发芽的主要原因分析:①种谷吸水时间短、吸水不足;②种子数量少,预热温度不够,入堆催芽时的初始温度过低;③水分偏多,保温效果差,种子堆温达不到催芽所需要的温度,不能破胸露白。种谷不发芽时应分析原因,区别对待。若入堆初始温度低,种子水分不足,则可用60℃左右温水拌种,增温增湿,再行催芽;因水分过多引起堆温低的,晴天可采取晒种增温减湿后,重新保温催芽;阴雨天可用少量热水拌种,再加适量干燥蜂窝煤灰减湿增气,重新催芽。催芽时注意加强保温工作。烧芽种谷破胸后,谷堆温度超过40℃且持续时间较长则易发生烧芽现象。烧芽轻的芽鞘尖上有黄色锈斑或出现畸形芽,烧芽重的芽鞘尖和根尖枯死,并伴有酒味,这是因为谷堆温度过高,透气不良,种谷进行厌氧呼吸,引起酒精积累中毒所致。防止烧芽关键是注意破胸前后温度的变化,温度过高时及时翻堆散热。根芽不齐催芽过程中常会出现根芽长短不齐的现象,有时有芽无根或根很短,或根很长而芽很短。产生根芽不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温度、湿度,养气控制不当造成的。谷堆水分不匀,水分多、氧气少的地方由于“湿长芽”则出现芽长根短的现象。水分少,氧气多的地方由于“干长根”则出现根长芽短的现象。谷堆湿度不匀,一般谷堆中心温度高氧气少,则出现“热长根”的现象,幼根生长快,芽生长慢;谷堆四周及表面温度低氧气足,幼根生长慢,但芽鞘伸长受温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则出现“冷长芽”的现象。因此在破胸前后,应充分协调水分、温度和氧气条件,翻种均匀,防止根芽长短不齐。滑壳主要症状是谷壳黏滑起涎,严重时手捏成团,不能自动散开。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种子露白前因水分分过多、不透气、厌氧呼吸旺盛,种子内糖分外溢,加上发酵作用产生有机酸,使微生物在谷壳表面迅速繁殖,造成谷壳发黏,产生酸味和酒气,俗称“滑壳”。催芽温度低、露白的时间过长,以及生活力差的种子最易出现滑壳现象。精选种子,控制露白前的水分和保持足够的温度(一般35℃左右),是防止滑壳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