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种子快速催芽的好方法,茱萸种植技术

发布日期:2020-12-11 09:30

山茱萸种子外壳坚硬,木质化,且富含一种胶质,常态下很难溶于水,下面就介绍山茱萸种子快速催芽的好方法:

一、山茱萸种子的生物学特性

山茱萸种子的胚芽嫩水、萌发力相对较弱,因此很难在短期内破壳萌芽。在自然界中,山茱萸种子需要经过至少12-15个月的沤化,方能出芽,发芽率仅50%以下。在山茱萸产地,药农在野外山茱萸盛果树下剜来的芽苗,即是经过长期(13-17个月)自然沤化所萌发的芽。这是由它的生物学特性所决定的。

二、山茱萸种子快速催芽法

山茱萸种子萌芽能力的生物学特性极大地限制了苗木生产。因此,民间普遍采取一种普通的催芽方法,促进种子提前6-10个月出芽。但这种方法一般不考虑脱脂、磨壳、温度、湿度等条件因素,仍不能满足苗木生产上的迫切需要。我们河南省西峡县山茱萸研究所在反复、对比研究、实验的基础上,经过1998年10月-1999年3月;1999年11月-2000年4月;2000年10月-2000年12月,共三年时间,大小十几次,累计4000余公斤的反复试验,研究并探索出一种3-4个月快速催芽法。为满足广大育苗者的需求,支持山茱萸名贵药材产业的发展,物将有关技术要点总结归纳如下:

1、良种选择:

优良的山茱萸种子,颗粒饱满,大小均匀;用剪刀剪开横截面,种子胚芽青白色,质地柔软,有芳香气味。不成熟种子胚芽瘦弱,用针或铁丝向外一挑即脱。色泽黑黄,且易腐烂。

2、加工方法:

山茱萸药材商品的加工方法有水煮法、笼蒸法、生捏法、机器加工法等、育苗用种子必须采取生捏法或机器加工法。生种子发芽率一般可达到65%以上。而过开水烫煮的种子只有5-10%的发芽率,甚至完全不能出芽或不能越夏。

3、脱脂处理:

因山茱萸种子外皮坚硬,富含胶质,故沙藏处理前必须进行浸泡脱脂。方法是:将种子倒入耐腐蚀的容器中,然后按8%的比例称出白碱,将碱缓缓倒入加热的水中使之溶化,再将碱溶液倒入盛种子的容器内,碱溶液以浸出种子面3-5cm为宜。用木棒搅拌,每日3-5次。3天后捞出种子倒掉剩水,再按上述方法用3-5%的碱与种子比例浸种,时间2天,前后共5天,捞出种子清水冲洗一遍,反复揉搓或用球磨机磨壳使外种壳明显变薄,然后将种子晾到7成干后备用。

4、沙藏处理:

因山茱萸种子的胚芽具有后熟性,采集后,需要一段时期的自然休眠,因此沙藏十分重要。为打破过长的休眠期,就必须有适腚的温度来进行催芽。其方法是:a、选向阳、干燥、排水良好的土地挖坑,处理坑的大小根据种子量多少而定。坑不宜过深,一般以20-30cm为宜。b、坑底铺厚约3cm的牛、羊、骡、马粪;粪上薄撒1-2cm厚的细沙,然后将种子均匀铺在沙上。厚度2-4cm不可过厚,以免影响催芽质量。种子上再撒一层薄沙,再铺3cm厚牛、羊、骡、马粪,粪上再撒一层沙。如此层层铺之,一般3-4层即可。过厚催芽不,影响催芽率。

5、温棚加温:

温度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在山茱萸种子的快速处理中,适宜的温还可以打破过长的种子休眠期,促使早日发芽。采取的方法一般有:a、温室加热法;b、火道加热法;c塑料温棚加温法。三者以塑料温棚法成本较低,比较方便常用。方法是根据处理坑的大小,采取弓棚法遮盖薄膜。上用强子绷紧以防风吹。

6、日常管理:

温棚架设后,日常管理也十分重要。主要技术要点有三条:

1、水分:因山茱萸种子在浸泡脱脂过程中已吸收水分,所以在沙藏催芽中,除非沙土十分干燥,否则一般不要浇水,以防种子胚芽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