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黄矮病、条纹病如何防治?

发布日期:2020-12-07 12:17

青稞在植物分类学上属大麦种,称为裸大表。青稞黄矮病,即大麦黄矮病由病毒侵染所引起,通过蚜虫为传毒介体。大麦黄矮病在中甸高原地区主要侵染青稞、小麦、燕麦、禾本科牧草及杂草。其危害症状为:植株黄化、红化、矮化、分蘖增多,叶片变硬变脆,从叶尖开始发黄,逐渐沿叶脉扩展到叶片基部。重发生年份可造成青稞减产40%以上,局部村社可造成60----90%减产。中等发生年份可造成20---30%的减产,轻发生年份一般损失10%左右。

如何防治黄矮病呢:

消除介体寄主,减少虫源。利用冬闲时间对田边地角的植物残体、杂草及枯枝进行清除焚烧,特别是对酸模(阿崩叶)应彻底清除,以减少蚜虫的越冬场所。

加强田间管理,促进青稞生长,增强青稞自身的抗病虫性。小中甸镇田间土质属砂壤土和高山草甸土,土壤贫瘠肥力不足,所以播种前要施足底肥(腐熟的农家肥2500kg/亩),精细整地,在分蘖期和拔节期施用尿素5kg/亩,出苗后要加强田间管理,以促作物健壮生长,增加对病虫的抵抗能力。

使用病毒抑制剂。在青稞出苗后2---3叶期,选择病毒抑制剂---多元微肥喷雾,从而加强植株自身抗病力,预防黄矮的发生。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青稞3---4叶期,用云大120或多效唑喷雾,促进青稞分蘖,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

青稞条纹病

条纹病又名条斑病,属系统侵染病害,自幼苗至成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叶片和叶鞘。发病初期,出苗后1~2个叶子时,幼叶上产生淡黄色斑点或与叶脉平行的短小条纹,以后逐渐扩展;至分蘖期,从叶片基部直到尖端形成与叶脉平行的细长条纹,病斑颜色逐渐由黄变褐,至拔节抽穗期,大多数老病斑中央草黄色,边缘褐色,并长出黑色霉层(病菌的分生孢子)。后期病叶逐渐干枯,沿叶脉破裂。受害病株一般矮小,多不能抽穗,少数抽穗,但不能结实,抽穗结实的,粒粒瘦秕。

青稞条纹病防治方法:

条纹病主要以种子带菌传染,因此带菌种子是发病的初次侵染源,一年侵染1次。因此,在防治上应播种无病种子,或进行种子处理为主,辅以加强田间栽培管理和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1、建立青稞无病留种田,繁育无病种子

青稞播种前精选种子,选择籽粒饱满、生活力强、发芽率高的种子,播种后采取促进植株尽快出苗,减少病菌侵染机会,及时拔除感病植株等措施。

2、种子处理

晒种播种前晒种1~2d,可提高青稞发芽势和发芽率,早出苗。

1%石灰水浸种用生石灰浸种,对青稞条纹病防效较好,而且对青稞种子的发芽和出苗有促进作用。浸种方法为:生石灰1kg,加水100kg,浸种60kg。水温30℃时,浸种24h;27~28℃,浸种48h;水温24℃时,浸种72h,然后晾干播种。

温汤浸种用52~54℃温水浸种5~10min,然后立即将青稞种子捞出晾干播种。

冷水温汤浸种先将青稞种子在冷水中浸4~5h,然后移入53~54℃温水中浸5min,浸后立即捞出来摊开冷却,晾干后播种。

3、药剂防治

药剂拌种用青稞种子量0.10%羟锈宁可湿性粉剂或0.30%的粉铬宁拌种,防效可达90%以上,且有增产作用,或用0.10%的适乐时拌种进行防治。

药剂喷施青稞条纹病发病严重的地区,防治的关键时期是青稞抽穗至灌浆阶段。第1次喷药在抽穗期至盛花期,第2次及第3次的喷药时期,根据药剂的药效水平、残效长短及病情的发展趋势决定,常用的药剂为多菌灵、托布津、灭菌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