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玉米大小斑病?

发布日期:2020-12-04 19:11
问:
什么是玉米大小斑病?

(一)病原玉米大斑病的病原为大斑凸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大斑病菌分玉米专化型表现对玉米的专化致病性和高粱专化型表现对高粱有专化致病性。玉米大斑病菌美国报道有4个生理小种。我国已发现1号、2号和3号小种。玉米小斑病的病原微玉蜀黍平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在玉米上已发现O、T两个生理小种。T小种对有T型细胞质的雄性不育系有专化型,O小种无这种专化性。(二)症状大小斑病同时出现或混合侵染,此病除危害叶片、苞叶和叶鞘外,对雌穗和茎秆的致病力也比较强,可造成果穗腐烂和茎秆断折。小斑病发病稍早。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半透明水渍状褐色小斑点,病斑扩大后纺锤形或椭圆形褐色病斑,边缘赤褐色,轮廓清楚,上有

二、三层同心轮纹。病斑进一步发展时,内部略褪色,后渐变为暗褐色。大斑病病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10厘米,宽1-2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或几个病斑连接成不规则形枯斑,严重时叶片枯焦。天气潮湿时,大小斑病病斑上生出暗黑色霉状物(分生孢子盘)。叶片被害后,使叶绿组织受损,影响光合机能,导致减产。(三)侵染循环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株上(病叶为主)越冬,分生孢子也可越冬,但存活率低:玉米大小斑病的初侵染菌源主要是上年收获后遗落在田间或玉米秸秆堆中的病残株,其次是带病种子。玉米生长季节内,遇到适宜温、湿度,越冬菌源产生分生孢子,传播到玉米植株上,在叶面上有水膜条件下萌发侵入寄主,遇到适宜发病的温、湿度条件,经5~7天即可重新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这样经过多次反复再浸染造成病害流行。在田间,最初在植株下部叶片发病,向周围植株传播扩散(水平扩展),病株率达一定数量后,向植株上部分叶片扩展(垂直扩展)。自然条件下,还侵染高梁。(四)发病条件

1、大面积种植感病杂交种是大小斑病流行的重要条件。过去种植传统品种较多,由于品种多样化,遗传基础广泛,适应性较强,病害发生轻。

2、大小病斑的致病性容易变异。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就会逐步形成优势的强致病力菌系,侵染玉米,带来极大危害。

3、月平均气温25℃以上,雨量多,两个月的总雨量在500毫米以上,病害易流行。

4、玉米连茬种植,施肥不足,特别是抽雄后脱肥,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质粘重。播种过迟等均利于发病。(五)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在大小斑病为主的地区,可选用抗大小斑病的杂交种。

2、加强栽培管理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株、播种前尽早处理完地里堆放的玉米秸秆,土壤深耕高温沤肥,杀灭病菌。施足底肥,增施磷肥.重施喇叭口肥。及时中耕、灌水,加强田间管理,增强玉米抗病力。

3、及时摘除植株下部病叶,有明显推迟病害流行,减轻危害的效果。具体作法是:玉米抽雄前,田间病株率70%以上,病叶率20%左右,这时病斑仅发生在植株下部2-3片叶,尚未向植株中、上部蔓延扩展,重点对感病品种及时摘除底部2-3片病叶,清除出田外集中处理。

4、药剂防治在玉米抽穗前后,病情扩散前开始喷药。喷药前先摘除底部病叶,防效较好的药剂有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雾。隔7-8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