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单粒精播的技术要领有哪些?

发布日期:2020-11-15 10:12

花生单粒精播的技术要领有哪些。

花生单粒精播的技术要领如下,希望可以给农民朋友带来一定的帮助:

传统花生种植方式是每穴播2粒种子,每亩10万穴左右,每亩用种量(荚果)35(小花生)~45公斤(大花生),每年用种量约占花生总产的8%~10%,不仅用种量大、成本高,而且在高产条件下,群体与个体矛盾突出,群体质量下降,产量降低。以单粒精播代替双粒穴播,不仅可以减少用种量,而且可以缓解花生群体与个体的矛盾,实现花生高产高效。十五以来,山东省农科院等单位等对花生单粒精播效果、原理、应用条件以及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较为简单实用的技术规程,制订了省级地方标准。

增产增效情况:指技术推广过程中产量和效益增加情况。

大田试验和生产示范证明,与传统播种方式相比,该技术可使花生增产5%~7%,亩节种6~7公斤,亩增效35~50元。

技术要点:指核心技术及其主要配套技术形成的技术体系、技术的详细构成与技术组装。

土壤肥力中等以上;选用单株生产力高的品种,大花生可选用花育22号等,小粒可选用花育23号等。垄距80~85厘米,穴距11~12厘米,亩播135000(大花生)~14500(小花生)粒。精选种子,用籽粒饱满活力高的一级米播种。株高达到35厘米时开始化控,施药后10天~15天主茎超过40厘米可再喷一次,每次用药量为常规用量的2/3~3/4。其他措施同一般高产覆膜花生。为保证出苗齐全,要注意精细整地,足墒播种。

适宜区域:适合全省花生产区。

一、技术特点

1、充分发挥单株生产潜力

单粒精播有利于培育壮苗和高产壮株,提高花生植株的抗逆能力,增加单株结果数、饱果数和荚果产量。

2、群体结构合理

单粒精播有利于协调植株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群体与个体的关系,提高群体质量,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和地力,克服同穴两株或三株发育差异引起的大欺小和多株并长争光造成的旺长现象。

3、节约用种、提高效益

单粒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可减少用种量20%-30%,增产5%-10%,经济效益增加10%-15%,达到节种、增产和高效的效果。

4、便于机械化设计

双粒播种机双粒率80%左右,3粒或1粒穴率占20%左右,易造成种子浪费和田间分布不均,单粒精播使机械化排种简单易行,有利于提高播种质量和效率。

二、关键技术

1、选用适宜品种

选择单株产量潜力大、综合性状好的丰花1号、花育25号、花育22号、花育33号、山花15等中熟或中旱熟大果型品种。

2、做好种子处理

带壳晒种2-3天,将种子分级,选用一、二级种子分别播种。有条件的尽量用一级种,更能发挥单株增产潜力。种子大小均匀一致,发芽率达到≥95%,纯度达到≥98%。

3、药剂拌种每亩用600克/升高巧悬浮种衣剂30毫升和25克/升适乐时悬浮种衣剂20毫升拌种,防治花生茎腐病和地下害虫。

4、选择中等以上肥力地块

选择轮作换茬地块。前茬作物为甘薯,产量水平不低于2500千克/亩。花生连作重茬地块不宜推广花生单粒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5、深耕培肥地力

冬前深耕,早春顶凌耙耢,或早春化冻后深耕,随耕随耙随耢。耕地深度25-30厘米,以打破犁底层,增加活土层,创建上松下实和深活松的高产土体。深耕要结合增施肥料,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5、科学施肥

增施有机肥,亩施腐熟圈肥1-1.5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配方施用化肥,实行氮、磷、钾配施。亩产600千克高产田,亩施纯氮12-15千克,磷(五氧化二磷)11-14千克,钾(氧化钾)14-17千克;亩产400千克中高产田,亩施纯氮8-10千克,磷6-8千克,钾9-12千克。

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施肥方法,即深耕前撒施全部有机肥和2/3的氮、磷、钾化肥,剩余1/3的氮、磷、钾化肥和其他肥料,起垄时包施在垄内。确保养分全面、均衡供应。

6、肥效后移,预防早衰

加强花生后期营养供应,使花生田肥效后移,肥效延至结荚饱果期,解决花生后期脱肥问题,培育“前促、中控、后保”的群体结构。可将化肥总量的60%-70%改用控释肥,加强花生后期营养供应。后期喷施叶面肥1%-2%尿素溶液、2%-3%过磷酸钙浸提液或0.1%-0.2%磷酸二氢钾溶液,预防早衰,促进荚果发育,提高饱果率。

7、适期、适墒播种

将播期调整到4月25日至5月5日,使花生的开花下针期与当地汛期(6月下旬至8月下旬)相吻合,减少烂果和芽果。同时配以适当晚收,利用8月下旬至9月初秋高气爽的有利气侯条件。促进荚果充实,提高产量和品质。

适墒土壤水分为最大持水量的60%-70%,即耕作层土壤手握能成团,手搓较松散时,最有利于花生种子萌发和出苗。适期内,要抢墒播种,如墒情不足,要及时造墒或溜水播种。

8、机械精播、合理密植

选用万农达2BFD-2S花生单粒播种机,达到起垄、播种、施肥、喷药、覆膜、膜上压土等作业一次完成。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状况,亩播12000-14000粒(穴),垄距80-85厘米,垄面宽50厘米,垄上播2行,行距28-30厘米,穴距10-12厘米。

9、精细管理

做好前促中调后保的管理措施,维持稳长株健不贪青、不早衰的高产长相。重点把握好几个关键技术环节。

1)、及时破膜放苗清棵。晚播温度回升快,出苗时间相对缩短,把握时机及时放苗避免发生烧苗现象。人工覆膜采取在膜上沿播种行覆土的方法,引子叶节出土,促进第一对侧枝生长。

2)、遇旱特别是伏旱和后期干旱,浇一次水。

3)、在花针期及时培土迎果针。

适时进行化控。在株高35-40厘米时,适时用壮饱安控制,抑制地上部生长,提高饱果率。

病虫害综合防治

近年来花病虫害呈现早发、多发、重发趋势,把握时机及时防治是取得高产的关键。

1)、药剂拌种用600克/升高巧悬浮种衣剂和25克/升适乐时悬浮种衣剂拌种,预防根腐病、茎腐病和地下害虫及苗芽的危害。

2)、苗期和始花期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甜菜夜蛾、棉铃虫等低龄幼虫。

3)、盛花期用1%甲维盐乳油防治甜菜夜蛾、棉铃虫等高龄幼虫。

4)、结荚期用36%毒死蜱微胶囊悬浮剂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

5)、7月中旬用70%代森锰锌、75%百菌清、70%甲基托布津交替进行叶面喷施防治花生叶斑病,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有条件的地方可用频振式杀虫灯控制虫害,达到绿色防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