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全蚀病防治方法

发布日期:2020-11-03 22:07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的典型的根部病害,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而今已经扩展到我国的西北、华北、华东等地。

一、主要识别症状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部病害,病菌侵染的部位只限于小麦根部和茎基部15cm以下,地上部的症状,如白穗,主要是由于根及茎基部受害引起的。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感病,各生育期发病症状识别如下:

幼苗期

幼苗感病后,初生根部根茎变为黑褐色,次生根上也有很多病斑,严重时病斑连在一起,使整个根系变黑死亡。发病轻的麦苗即使不死亡,也表现为地上部叶色变黄,植株矮小,生长不良,类似干旱缺肥状。病株易从根茎部拔断。

分蘖期

地上部分无明显症状,仅重病植株表现稍矮,基部黄叶多。拔出麦苗,用水冲洗麦根,可见种子根与地下茎都变成了黑褐色。

拔节期

病株返青迟缓,黄叶多,拔节后期重病植株矮化、稀疏,叶片自下而上变黄,似干旱缺肥状。麦田出现矮化发病中心,生长高低不平。

抽穗灌浆期

病株成簇或点片出现早枯白穗,并且在茎基部叶鞘内侧形成“黑膏药”状的黑色菌丝层,极易识别。这也是与其它小麦根病区别的主要症状。

二、传播途径

土壤传播

小麦全蚀病菌主要集中在病株根部及茎基部地上15cm范围内,小麦收割后,病根茬大部分留在田间,土壤中菌源量逐年积累,致使病田的病情也逐年加重。而土壤中的病菌还可以通过犁耙耕种向四周扩展蔓延。

粪肥传播

病菌能随落场土、麦糠、麦秸、茎秆等混入粪肥中,这些粪肥若直接还田或者不经高温发酵沤制施入田中,就可把病菌带入田间,导致病害传播蔓延。

种子传播

混杂在种子间的病株残体随种子调运,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三、影响发病的因素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栽培管理、土质肥力、整地方式、小麦播期、品种抗性等很多因素有关。

连作病重,轮作病轻。

如小麦与玉米、谷子等作物1年连作多年连种,增加了土壤中的病菌量,故病情加重;隔茬种麦或水旱轮作可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

土壤肥力低病情重。

有机质含量高和氮磷钾肥充足的土壤发病轻,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块有利于小麦生长,从而增强了植株抗病菌侵染的能力和受害后恢复生长的能力。反之,土壤瘠薄,氮磷钾肥比例失调,尤其是缺磷地块,病情就重。

感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

感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是加重病情的原因之一。

深翻改土病轻。

深翻可加深活土层,有利于小麦生长,同时也可将土表层的病菌翻至底层,从而减轻病害的发生。

小麦早播病重,晚播病轻。

小麦全蚀病侵染小麦的适宜土温为12℃~20℃,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土壤温度逐日下降,缩短了有效侵染期,因而适期迟播病情减轻。

气候的影响。

冬前雨水大,越冬期气温偏高,春季温暖多雨等条件有利于该病的发生。

四、防治措施

小麦全蚀病防治要分类进行。无病区防止传入,初发区采取扑灭措施,老病区要采用以农业措施为基础,积极调节作物生态环境辅以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禁止从病区引种,防止病害蔓延,保护无病区。

对于零星发病区,坚持就地封锁,就地消灭。发病田单收单打,所收小麦严禁留种,且麦秆、麦糠不能直接还田,最好高茬收割,然后把病茬连根拔掉焚烧,尽量减少菌源。重病地块,可实行轮作换茬,推行麦菜、麦棉等轮作,以切断全蚀病菌源积累,控制病情发展。严重发生地块,三年内不种小麦而改种其他作物,可控制全蚀病的发生。同时,要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及铵态氮肥,合理灌溉,大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农业防治措施

轮作倒茬,旱地小麦与非寄主作物轮作,如甘薯、棉花、绿肥、大蒜、油菜等,可明显减轻病情。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水旱轮作。对全蚀病衰退的麦田或即将衰退的麦田,要保持小麦玉米复种或连作,促进全蚀病自然衰退。

选种抗病品种,如烟农15号、济南13号、济宁3号等,各地可因地制宜选择种植。

深翻倒土,增施肥料,小麦播种前,将土壤深翻40cm,以减少土表层菌源量,并结合增施无病菌的有机肥和磷肥,每667m2应施有机肥3~4m3,过磷酸钙50kg。同时,病场土、病麦糠、病麦秸和病麦茬等都不能用于沤肥,如需要时必须进行高温沤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