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的发病原因、危害、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发布日期:2020-10-30 09:12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由真菌引起,主要对麦穗产生危害。由于小麦对赤霉病的抗性水平较低,受环境影响比较大,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小麦品种都难以抵抗病菌的侵染危害。该病发生周期较长,发生时会产生毒素,对小麦造成不利影响,一般可造成产量损失10%以上,严重时减产幅度达50%。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供大家参考。

小麦赤霉病发病原因

小麦赤霉病是由禾谷镰孢菌属(FusariumgraminearumSchw)真菌引起的世界范围内流行性病害,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我国小麦的主要病害。该病菌不仅对小麦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还产生以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为主的赤霉毒素对人畜有较大危害作用。小麦赤霉病是我国南方麦区的主要病害,其危害面积超过667万hm2,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大流行时几乎使小麦颗粒无收,是南方麦区小麦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

小麦赤霉病危害

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上,选用抗病品种无疑是治本方法。但是,目前能用于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抗的品种较少。麦赤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小麦抽穗扬花期是最易感病期,如遇3d以上连阴雨天气,极易造成小麦赤霉病大流行。小麦赤霉病一旦流行,不仅造成小麦严重减产,而且病麦不能食用。

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子囊壳在麦桩、麦秆、玉米穗、甘薯等作物残体上越冬越夏,春季气温适宜时产生子囊壳(穗腐初侵染的主要来源),子囊壳成熟后,不断向空中释放子囊孢子,随风雨传播到扬花的麦穗上引起发病。宝鸡地区一般在5月上旬可见零星病穗。5月中下旬为病害盛发期。小麦收获后,子囊壳、菌丝体在发病的麦秆和玉米秆的残体上越冬越夏。

小麦赤霉病防治对策

针对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和规律.在防治上应采取以加强栽培管理为基础,以选用抗病品种为主体、以关键时期进行药剂保护为关键的综合防治策略,以有效地减轻赤霉病发生和危害。

1.加强监测和预警

由于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其发生受气象条件影响大,因此,要主动出击,提前与气象部门联系,及时正确地进行预测预报,并做好防治的准备工作。

2.选用抗(耐)病品种

这是控制赤霉病危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赤霉病菌主要是花期侵染,灌浆期危害穗部,因此,生产上应尽量选用穗形细长、小穗排列稀疏、抽穗扬花整齐集中、花药残留期短、灌浆速度快的品种,以减轻病菌的侵染和危害。虽然目前还没有较理想的抗赤霉病品种,但有一些农艺性状优良的耐(避)病品种,如西农979、陕麦139、武农986、秦农142、宝研8号等可选用。

3.栽培措施

3.1消灭菌源播前深耕,消灭秸秆和前茬。清除病残体,减少田间菌源。

3.2适时早播适时早播种,促进小麦早发、早熟,避开抽穗扬花期遇雨,即避开了赤霉病发病的有利时期.以减少病菌的侵染。

3.3合理施肥施足基肥,氮、磷、钾合理搭配施

用,追肥应增施磷、钾肥,忌偏施氮肥,促使小麦植株生长健壮.防止倒伏或早衰,增加植株的抗病力。

3.4合理施排灌做好清沟排渍,避免大水漫灌,降低农田地下水位和小气候的湿度,创造有利于小麦生长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生态环境等。

4.药剂防治

抽穗扬花期是喷药防治赤霉病的关键时期。一是掌握好防治时期,若抽穗期遇到连阴雨,有病害流行可能时,喷药时间宁早勿晚,在10%小麦抽穗至扬花初期第一次喷药,间隔5~7d第二次用药。二是选用优质防治药剂。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75g对水50kg或烯唑醇(禾果利)50g对水30kg喷雾。三是掌握好用药方法。喷药时要重点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如遇喷药后下雨。则需雨后补喷。此外,小麦生长的中后期赤霉病、麦蚜、粘虫混发区,亩用40%毒死蜱30mL或10%抗蚜威10g+40%禾枯灵100g或60%防霉宝70g+磷酸二氢钾150g或尿素、丰产素等,既可一喷多防,又能增加千粒重,实现小麦丰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