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苗期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发布日期:2020-08-15 11:23

棉花生长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管理细节,今天小编要带大家一起学习棉花苗期的病害识别及其防治方法。

一、棉苗期病害的种类

棉苗期病害有10余种,其中能引起烂种、烂芽、茎基腐和根腐的主要有立枯病,以危害根部为主因他们能造成大量的死苗,引起缺苗断垄,对生产造成大量的影响。

二、苗期综合发病原因

1、低温高湿是导致苗期病害发生的主要条件

棉种由播种到出苗,经常受到多种病原菌的包围,当外界条件有利于棉苗的生长发育时,虽有病菌的存在,棉苗仍可正常生长;相反,当外界条件不利于棉苗生长而有利于病菌的侵入时,就会造成烂籽、烂芽、病苗和死苗。总的来说,低温高湿不利于棉苗的正常生长而有利于病菌的为害。一些早播棉田,在春寒阴雨条件下幼根容易造成病原浸染,造成烂种、烂芽。即使有些棉苗受浸染未腐烂,但出土时棉苗生长势弱,抗病力降低;易造成大量的病苗和死苗。在棉花播种出苗期间如遇到低温阴雨,特别是温度先高然后骤然降低时,苗病发生一定严重。

各种病原菌对温度的要求范围大体相同,而其发病适温各有差别。一般而言在10℃-30℃的范围内是多种病原菌滋生较适宜的温度。立枯病甚至在5-33℃的温度条件都能生长。

2、苗病感染与苗龄密切相关

刚发芽时很少感病,自种壳脱落、子叶平展开始染病,在两片子叶完全张开到开始生长侧根和出真叶时染病最重。随着苗龄的增长,棉苗茎部木质化(3片真叶),增强了抗病能力,病情减轻。在幼苗阶段,棉苗生长主要靠种子内贮存的养料,开始出真叶时,种子贮存的养料消耗殆尽,而根系尚未发育完善,此时棉苗的抗逆力最弱,因而最易感病。以后,随着侧根和真叶的生长,棉苗已能制造足够的养料,抗病力亦随之增强。尽管炭疽病和立枯病在10-30℃的范围内都可致病,但田间死苗的高峰期常出现于棉苗出土后的第15天左右,即第一片真叶期前后,待到出真叶后苗病便显著减少。

3、耕作栽培措施

连作棉田土中病菌积累多,较间作、轮作棉田易发病。连作年数越长发病越重。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棉田,土壤湿度高,地温底,通气性差,棉苗根系发育不好,棉病害就严重。

整地或播种粗放,土坷拉多,或播种覆土过厚,均影响苗出土,发病严重。过早播种,在低温情况下,棉苗出土延缓,并能造成大量的棉苗受侵。因此,应精耕细作,平整好土地,创造棉苗出土快、苗全苗壮的条件,能减轻苗病的发生。

三、苗病综合防治方法

苗期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决定于棉苗长势的强弱、病菌数量的多少及播种后的环境条件。防治措施要点就是用人为的方法,减少病菌的数量,并采用各种农业技术,造成有利于棉苗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菌滋生的繁殖环境条件,从而保证苗全苗壮。由于病菌种类多,发身情况复杂,发病的轻重与棉田土质、当年气候、茬口、耕作管理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在防治上要强调预防为主,采用农业栽培技术与化学药剂保护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①合理轮作。

②秋季深耕翻地。

③合理施肥。施用有机肥一定要腐熟。

④适时播种。以5厘米土温达到15℃,莫土壤高湿播种。

⑤加强田间管理。适当早间苗、勤中耕,尤其是雨后及时中耕,降低土壤湿度,提高土壤温度,培育壮苗。

2、栽培防病:

①精选良种。

②播前晒种。提高种子抗病能力,缩短出苗时间,降低风险。

③提倡冬灌。春灌降低地温,有利于发病。

④播前精耕细作。精耕细作可使幼苗能顺利出苗。

⑤两片子叶展开后,及时进行中耕,在苗期进行中耕3次。

3、药剂防治:

①药液浸种。

②药剂拌种。可用敌克松、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卫福等药剂进行播前拌种。

③药液喷雾。两片子叶展开后,建议使用:恶霉灵原药4g(99%纯度)+天达壮苗灵25ml+艾格喷施1-2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