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立体栽培概况

发布日期:2020-05-25 14:29

立体栽培也称垂直栽培,是在尽量不影响地面栽培的前提下,通过竖立起来的栽培柱或其他形式作为植物生长的载体,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和太阳能的1种无土栽培方式。主要种植一些矮秧类作物如生菜、草莓等,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3~5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3倍。20世纪60年代,立体无土栽培在发达国家首先发展起来,美国、日本、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研究开发了不同形式的立体无土栽培技术,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研究推广此项技术。草莓属于浆果类作物,其果实风味独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草莓立体栽培在日本、美国、西班牙、比利时和荷兰等国家均占有一定比例,是草莓设施栽培的主要方式之一。具有提高空间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量、解决重茬问题、减少土传病虫害等优点,经济价值和观赏性均较高,草莓立体无土栽培已成为设施园艺的1个亮点,其中观光采摘深受人们的喜爱,也为农户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1草莓立体栽培的优点

1.1节约土地

传统模式的草莓栽植密度为12万~15万株/hm2,改用立体栽培模式后,栽培总量可达40.5万~45.0万株/hm2,相当于传统平地栽培的3倍,节约土地2/3以上,产品产量是原来的3倍。

1.2改善植株发育

草莓生长对水肥条件要求较高,常发生连作障碍。而采用立体无土栽培,可按要求任意选配基质和营养液,不受土壤条件的限制,同时可根据草莓的生理特点和各阶段生长对水肥的需求,调节营养液浓度,使草莓生长发育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1.3方便操作

立体式栽培的草莓,便于采摘果实,降低了劳动强度。

2草莓立体栽培的主要形式

2.1传统架式栽培技术

该技术是利用3~4层分层式框架,在框架上放置栽培容器,在容器内种植草莓的1种栽培技术。这个分层式框架主要分为A字型和阶梯形2种。栽培架要按照南北向排放,为保证光照条件和减少遮光,排放时应选取适当的栽培架间距。架式栽培包括基质栽培和水培2种形式。以A字型栽培架栽培(图1)为例。A型栽培架主体框架为钢结构,左右两侧栽培架各安装3~4排栽培槽,层间距40cm,距地面0.45m,最高处1.3m,栽培架宽1.2m左右;栽培槽一般用PVC材料制作,直径为20cm;立架南北向放置,各排栽培架间距为70cm。该形式操作方便,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单位面积栽培架上栽培的草莓数量是平地栽培的2倍,产量比原来提高1.6倍。

2.2改良架式栽培技术

对传统的A字型栽培架进行了改进,改良后的栽培架栽培包括以下3种形式:

2.2.1移动式立体栽培草莓技术

移动式立体栽培装置主要包括栽培架、栽培槽、导轨、两端带有滚轮的支撑轴和传动机构。栽培槽固定在栽培架的两边,2根导轨固定在温室地面上,2根支撑轴安装在栽培架下方,滚轮与导轨配合并在导轨上运动,传动机构驱动支撑轴转动。支架采用600mm×400mm的方钢焊接而成,为矩形,每个栽培架上安装2~4排栽培槽,槽直径为25cm。通过滑轮使栽培架进行左右平行移动,空出人行通道。采用该装置不仅可以使草莓植株充分地接受阳光,提高果实品质;还可以使温室空间得以充分利用,大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2.2开合式立体栽培草莓技术

开合式立体栽培装置(图2)包括支架、栽培架、定植槽转动主轴、减速电机和曲柄连杆机构。支架用于将整个立体栽培装置支承在地面上,支架的上端通过滑动轴承与栽培架铰接,定植槽安装在栽培架上,转动主轴和减速电机安装到支架上,曲柄连杆机构的一端与转动主轴连接、另一端与栽培架铰接。草莓植株正常生长时,栽培架处于倾斜展开状态,倾斜角度为55~65°;当进行管理和采摘时,通过调整栽培架角度使其处于垂直收拢的状态。采用该装置不仅可以使草莓植株充分采光,还可以充分利用温室栽培空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