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芽枯病现状调查及其防治

发布日期:2020-05-20 01:43

番茄是我国的主要蔬菜之一,据农业部2004年统计,其栽培面积已达到749709hm2,占蔬菜总产量的6.5%。其栽培地区和面积逐年扩大,由原来的郊区栽培发展到远郊县区;栽培形式、栽培制度、生产规模均发生了变化。随着夏秋保护地番茄栽培面积的扩大,番茄的各种病害也逐渐加重,特别是番茄芽枯病已严重影响番茄的生长和结果,使产量锐减。在发病严重地区,产量只有正常产量的1/3~1/2。根据调查分析,受气候环境影响,在夏秋保护地番茄生产中,番茄芽枯病由原来的次生病害发展成为主要病害。笔者对番茄芽枯病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关防治对策,旨在为番茄生产中病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1番茄芽枯病发生现状

2008年,辽宁省锦州地区春日光温室和大棚栽培的甜瓜拉秧后种植的越夏番茄,因芽枯病造成60%的棚室减产70%,30%的棚室绝产绝收。2012年,河北唐山地区6月份育苗,7月份定植的保护地番茄大面积发生芽枯病害,造成严重减产。田间调查发现,品种间芽枯病害发生程度有明显差异。如生长势强的大叶型品种发病较重,减产40%~70%,小叶型品种发病较轻,减产30%~40%。2012年,辽宁省北部地区5月中旬播种,6月中旬定植的保护地栽培番茄也大面积地发生了芽枯病害,严重棚室发病株数75%左右,每株平均坐果2穗,平均单株结果6个。调查中发现,1~2穗果生长势强,第3穗果开始生长异常,顶端萎缩,生长点坏死,花蕾及花瘦弱,坐不住果。6月上旬播种,7月上旬定植的棚室,芽枯病害与6月中旬定植的相同(表1)。番茄芽枯病害已经严重影响了夏秋保护地番茄生产。

2番茄芽枯病表现症状

番茄芽枯病主要发生于夏秋栽培的番茄,高温天气的年份发病重。番茄芽枯病主要发生在蕾期,发生部位一般在植株第2、3穗果着生处附近,病害株初期引起幼芽枯死,被害处长出皮层包被,在发生芽枯处出现纵缝隙,形成裂痕,呈竖一字型或Y型(图1)。裂痕边缘、裂痕缝隙边缘有时不整齐,但无虫粪,病害株分杈处茎秆扁平并有小孔洞(图2)。芽枯病发生严重的植株生长点枯死,不再向上生长,出现矮化、多枝向上或簇生情况(图3)。病害导致花器发育不良(图4),坐果率低,果实发育不良,果实空洞,着色不均,出现筋腐病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