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套种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发布日期:2020-05-16 07:52

大球盖菇具有适应性强、栽培原料来源丰富、栽培技术简单(一般生料栽培)、生产成本低、栽培效益好等特点。近几年,在闽西山区大球盖菇栽培以冬闲田连作和果园套种两种模式为主。现就介绍如下。

1套种模式

果园套种大球盖菇是一生态、高效栽培模式,在闽西可因地制宜利用柑桔、桃、李、板粟园等栽培大球盖菇,出菇期避开采果季节,节约用地,实现果菌良好结合。果树为大球盖菇创造遮阳保湿的生态环境,果树叶片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又能满足大球盖菇的好气特性,而大球盖菇排出的CO2以又增强了果树的光合作用,形成营养互补的良性循环。同时,大球盖菇栽培结束后,其废菌料是很好的有机肥,直接回园后起到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

2套种季节

大球盖菇属于中温型菌类,菌丝培养适宜温度24~28℃,子实体生长温度4~30℃,最适12~25℃。闽西宁化10月中、下旬播种,11月下旬出菇,次年4月下旬结束,从铺料播种到出菇约40~45d。

3套种果园选择

选择交通及水源方便、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避风向阳的柑桔、桃、李、板粟园等,最好要轮换套种。

4栽培材料选择

可就地取材,如稻草、谷壳、花生藤、木屑等,所用的原料必须新鲜、干燥、无霉变、无虫蛀。准备稻草等栽培原料5000kg/667m2,可选用以下配方:①稻草80%,谷壳20%;②稻草50%,花生藤40%,谷壳10%;③稻草40%,木屑40%,谷壳20%。

5栽培方法

5.1整地作畦

沿着果园平台整地作畦,畦高10~15cm、宽1m,长度不限,畦间留30~40cm宽的人行道。整地作畦完成后,铺料前对场地进行消毒,在有白蚂蚁和蚯蚓的场地撒放灭蚁药和菜籽饼粉。

5.2培养料预湿

培养料需提前浸水2d,使料充分吸水软化。具体做法是把干净水引入水池中,将稻草直接放入水池中浸泡,边浸草边踩草,栽培面积667m2用养料浸水时在水中加入25kg石灰,浸水时间为2d,每天需更换新水1~2次。短、散的稻草、谷壳、花生藤可采用编织袋或竹箩筐装起来浸泡或淋喷。

5.3预堆发酵

在10月初、中旬当地白天气温有时会高于23℃以上,为防止培养料发酵、温度升高而影响大球盖菇菌丝生长,需要进行培养料预发酵。其做法是将浸泡过的草料堆放在较平坦的地坪上,堆宽约1.5~2m、高1.2~1.5m,长度不限,草料要堆结实,堆后3~4d待料温升至60℃时翻堆一次,然后再堆3~4d即可铺料。

5.4铺料播种

铺料播种最好要在1d内完成,铺料厚度20~25cm,折干料20~30kg/m2,用种量600~700g。铺料时第一层料离畦边约10cm,一般堆3层,每层厚约8cm。菌种掰成板粟大小为准,采用梅花形点播,穴距10~12cm,播在两层料之间。铺料播种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铺料要尽量紧密结实,以利菌丝生长;②菌种菌龄适宜,不用老化菌种;③培养料含水量为70%~75%;④尽量避开高温天气播种。

5.5覆土盖草

边播种边覆土,将畦沟的土挖起打碎成小块覆盖在稻草上,覆盖厚度约3cm,畦边的稻草头可稍露。覆土后盖上干稻草,以看不到料为准。

5.6发菌期管理

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3~28℃,培养料含水量70%~75%,空气中的相对湿度85%~90%。①水分调节。播种后2~3d菌丝开始萌发;3~4d菌丝开始吃料,菌丝生长前期一般不喷水或少喷水,平时补水只是喷洒在覆盖物上,不使多余的水流入料内。若遇大雨天,需覆盖薄膜,雨后及时掀去薄膜,排除菇床四周的积水。经过20d发菌,菌丝已占培养料的二分之一以上,这时若土面出现干燥发白现象,应适当喷水,喷水时掌握轻喷,菇床侧面可多喷,中间部分应少喷。当菌丝吃料三分之二以上时,结合清沟将裸露的稻草头覆上土。②堆温调节。铺料播种后,每天早晨和下午定时观测料温的变化,若发生异常现象,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料温过高影响菌丝生长。

5.7出菇管理

菌丝长满覆土后,便逐渐转入生殖生长阶段。管理工作的重点是保湿及加强通风透气。大球盖菇出菇阶段最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90%~95%,出菇时要注意菇床的保湿,保持覆盖物及覆土呈湿润状态。若覆土层干燥发白,必须适当喷水。在出菇期间,喷水、采菇等经常要翻动覆盖物,在管理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防止碰伤小菇蕾。大球盖菇出菇的适宜温度为12~25℃,当温度低于4℃或超过30℃均不出菇。出菇期间,若遇到霜冻,一要注意加厚覆盖物,盖好小菇蕾;二要少喷水或不喷水,防止菇蕾直接受冻害。

5.8采收加工

大球盖菇子实体的菌褶尚未破裂或刚破裂,菌盖呈钟形时为采收适期。采菇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菇脚轻轻转几下,松动后再向上拨起,注意避免松动周围的小菇蕾,采后切除带泥土的菇脚,送往市场鲜销或加工成盐水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