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温室袋培技术

发布日期:2020-05-13 11:45

袋培技术是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的一种,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使用基质,不用传统的营养液浇灌作物,而使用有机固态肥并直接用清水灌溉作物的一种栽培方式。它既具有无土栽培的特点,如减少农药用量,对环境无污染等,又具有其独特优势:节水节肥省工,提高作物产量及品质,可利用非理想耕地条件进行生产等。笔者于2008年秋季于连栋温室内进行了黄瓜的袋培,每667m2生产黄瓜4500kg,整个生长过程中病害发生轻、用药少,黄瓜瓜条整齐、色泽鲜艳、风味纯正,品质优于土壤栽培的同类品种,节水节肥效果明显,操作简单易行。

1栽培前准备

1.1配制基质栽培基质按草炭∶蛭石∶珍珠岩=6∶3∶1的比例配制,1m3基质中再加入8kg有机复合肥、1.5kg硫酸钾型复合肥、0.5kg磷酸二铵、1.0kg硝酸钾、30g多菌灵,混合均匀,其养分平均含量约为有机质31%,全氮0.88kg/m3,全磷0.38kg/m3,全钾0.8kg/m3,pH值为6.5。

1.2栽培袋栽培袋由聚乙烯黑白薄膜制成,栽培时以白面朝外。本试验采用的为枕头式栽培。栽培袋加工成长度为70cm的筒式袋。定植前每袋装入配制好的基质35L,系好袋口后将其底部各打2个直径为1~2cm的孔,用以排除多余的水分以防沤根。每条定植带下铺上黑色的聚乙烯薄膜与下方的土壤分隔,防止黄瓜根系扎入土壤,感染土传病害。每条定植带上放置2排栽培袋,定植前将每个栽培袋上用打孔器做成2个直径10cm的定植孔,孔间距为35~40cm。

1.3灌水系统采用滴箭滴灌系统。输水主管为南北向,分水开关设在温室南端,每条栽培带上均有一个开关,可随时调整不同栽培带的灌水量,以求灌水均匀。每两排栽培袋设置1根灌水管,分布2排滴箭,滴箭距离为35cm。灌水位置可随时调整,以防止根系周围局部盐分浓度过高。

2栽培技术

2.1育苗8月上旬育苗。所用品种为翠龙,为华南类型黄瓜,结瓜能力强。选用发芽力旺盛的新鲜饱满种子,用0.2%磷酸三钠将种子浸泡20分钟,清水洗净后风干,或用55℃热水浸种,后移入温水中浸泡4小时,29℃下催芽,约18~24小时芽出齐。育苗土为青岛农科院配制的营养育苗土。穴盘为50孔,播种前灌透底水,待水渗下后播种并遮阴,待苗出齐后去除遮阴物。由于苗期处于高温季节,为使植株健壮,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8℃以下,夜晚温度不超过20℃。同时要保证充足的光照,中午高温时可适当遮阴以防烤苗。幼苗期需水量较少,但高温蒸发量大,可勤浇小水。注意傍晚不宜浇水,以防幼苗孱弱、植株徒长。

2.2定植当苗龄15~20天、3叶1心时即可定植。定植前给栽培袋内灌透水。将幼苗带土坨取出后按已确定的栽培孔栽入,后放置好滴箭。定植时气温较高,定植后3天内每天于11:00到15:00启动温室外遮阴系统遮阴,促进缓苗。

2.3加强管理缓苗后控制白天温度25~28℃,夜间17~20℃,遇连阴雨天适当降低白天温度,防止幼苗徒长。当幼苗长到7~8片真叶时进行吊绳。将主蔓用聚丙烯塑料绳固定,另一端固定在温室上端的铁丝上。定期向上缠蔓,使之向上生长。随着植株生长,基部的老叶及时摘除,以利于通风透光。定植后前期温室内气温高,需要利用水帘通风降温,但通风的同时加快了水分的蒸发,因此每天要增加灌水次数和灌水时间,尤其是要防止温室南端由于靠近风机蒸发过快引起基质过干。以后依据植株各生育期的需水量、基质的干湿程度来决定灌水量,通常应使基质含水量在70%~80%。进入9月下旬气温开始下降,但植株叶片数增加,蒸发量增大,每天每株需水量可达1500~2000ml,尤其是进入结瓜期后需水量迅速增加,要保证基质湿度在80%左右。进入10月中旬,温室内气温下降,可逐渐减少灌水量。

定植后15天进行第1次追肥,每667m2施入复合肥8kg和磷酸二氢钾6kg。结瓜后每10天追肥1次,每667m2施入复合肥10kg和磷酸二氢钾8kg,将肥料施入距植株根部10cm左右。为了使施肥均匀,也可将肥料溶解后用施肥泵施入。遇到连阴天时,植株生长过弱,可适当喷施叶面肥。2.4病虫害防治由于温室内隔离条件好,基质使用前已消毒,生长过程中只发生过白粉病。发病

初期喷施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7天防治1次。害虫有白粉虱和潜叶蝇发生。温室内挂黄板诱杀白粉虱,每20m2挂一块黄板,规格40cm×25cm。防治潜叶蝇使用1.8%阿维菌素乳油3500~4000倍液喷施,7~10天防治1次。

2.5采收黄瓜果实长到一定大小时及时采收,

应尽可能采摘嫩瓜,这样既可以保证质量又可提高产量且上市价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