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生笋用竹高产技术

发布日期:2020-04-26 15:53

麻竹、绿竹、大头典竹是丛生笋用竹,造林后2年~3年就可以投产。投产期间必须根据竹林和竹笋的生长发育规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才能达到竹笋持续丰产。

一、扒土培笋,科学施肥。丛生竹笋芽着生于竹基部。每年2月下旬把竹丛生周围的土壤扒开,让竹蔸上的笋芽见阳光,可以提高土壤温度,刺激和促进笋芽萌发,同时也便于施肥。在3月至10月竹笋出土时,进行培土,在笋上培盖12厘米~16厘米厚的潮土,入土浅的笋要盖20厘米~30厘米,使竹笋在土中生长,防止笋见光变绿和降低品质。竹笋生长膨大所需养分是靠连生母株供给的,要使竹笋高产,就要科学施肥,适时补充竹丛养分。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在扒土后20天左右施用。每丛施农家肥100公斤,可直接施在扒土的竹蔸的周围;追肥宜施用速效肥,在产笋期间,每隔15天施1次,每丛施人粪尿50公斤或尿素1公斤,或硫酸铵2公斤,施后盖土。

二、合理采笋,留好母竹。采割竹笋必须掌握5个技术要点。一是割高留低,即割去高位笋,留养低位笋,以免造成根蔸重叠,芽眼露地,影响新竹生长和培肥管理。二是割近留远,割密留稀,以促进新竹向竹丛边沿和空隙处发展,并保持立竹分布均匀,生长健康。三是适时割笋,出笋初期(5月~6月)和出笋后期(9月~10月)每隔5天~7天割笋一次,这样可以使竹笋在出土前割取,保证质量。四是留笋基割断。宜在笋基部二对芽目切断,这是因为笋基太老不能食用,留下的芽目还可以发育成笋。五是要保证割笋质量。割笋时要扒开笋周围泥土,用锋利的铲刀切断,要做到切口平整,不伤小笋和笋目,并要在采笋后3天~4天割口,干燥后覆回原土。在产笋期的留好母竹,伐去无养笋能力的老竹,每丛留足12根~18根的母竹,为竹笋持续高产打下基础。

三、加强抚育,防治病虫。丛生竹笋在地上生长,不仅需要充足的水分,而且需要足够的空间。为此,在产笋期间应在竹丛下覆盖草类,以防旱保墒;雨后要排除积水,以免引起烂根,干旱高温季节要进行水降温以满足竹丛蒸腾和竹笋膨大对水分的需要。要结合扒土、培土等中耕作业,丛生竹笋垂着生位置逐年上升,会导致芽眼露地影响笋竹生长,为此必须把老竹蔸挖除,为笋竹生长腾出空间。丛生竹主要有烟煤病、蚜虫、介壳虫、象鼻虫危害。烟煤病可用多菌灵或托布津500倍液高压喷雾防治。蚜虫、介壳虫可在竹干上环状刮皮,敷扎氧化乐果或敌百虫药液,可输导竹株各部,使害虫吸药液致死;象鼻虫可在出笋期的早晨或傍晚进行人工捕杀。竹丛使用药应在采笋前40天停药,以免竹笋残存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