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地区香菇秋季出菇管理技术

发布日期:2020-04-11 10:10

关中地区秋季气温较高,雨水集中,异常天气多,香菇出菇期调温、控湿难度相应较大。现就关中地区秋季香菇出菇期管理要点总结如下。

1拉大昼夜温差晴好天气,当气温超过30℃以上时,宜在夜晚23∶00之后打开棚室薄膜降低棚室温度。同时,若是菌棒床架式出菇,还可以在降温时用冰凉井水直接冲浇菌棒,迅速降低菌棒温度。当最高气温在26℃以下或阴雨天时,白天闭棚升温,或给出菇棚的畦床盖层薄膜,促使菇畦内温度比膜外高出2~3℃,夜晚22∶00后打开薄膜,使温度迅速下降,尽量拉大昼夜温差。

2控制菇场湿度对未出菇的新香菇菌棒,待菌棒转色后,初期维持菇棚相对湿度在90%左右,随着大量菇蕾分化出菇盖、菇柄后,降低空间相对湿度至80%左右。对老香菇菌棒,经补充水分和营养后,初期宜将菇棚空气相对湿度降低在75%,让菌丝充分恢复,待老菇穴长满菌丝时,提高空气相对湿度,按照新菌棒的出菇方式管理。

3创造适宜干湿差秋菇前期,新香菇菌棒菇筒内部含水量较充足,完全能满足第一潮菇子实体生长的需要,不用浸水催菇。对老香菇菌棒,或采菇后的新菌棒,及时停止喷水,掀膜通风,让菌筒表面干燥1~3d,气温在24℃以下时,再盖上薄膜提高棚温,促进菌丝生长。2~3d后,采后留下的菇穴会发白长出菌丝。这时再喷水增湿,掀膜通风,促使下一潮菇生长。

4保证通风,减少畸形菇在菇蕾形成以前,通风应与温度、湿度调控相配合,营造温差刺激和干湿交替的环境,辅之以惊蕈催蕾的方式,即经常翻动菌棒,促使菇蕾尽快形成。菇蕾形成后,进入出菇管理期,当气温在17℃以下或雨天时,每天通风1次即可;气温在18~23℃,早、晚各通风1次;气温在23℃以上,每天早、中、晚各通风1次;气温在28℃以上时,应以降温为主。管理上应持续通风,并在通风口挂上湿布帘,在通风的同时,增加棚内相对湿度。

5预防病虫害,延长菌筒寿命秋季气温较高,出菇棚湿度相应较大,病虫害极易发生。因此,在管理上,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在出菇棚的各个通风口,钉上纱窗,防止菇蝇等害虫进入。同时,在发生虫害时,宜在在喷杀虫药的同时,在室内多处悬挂蘸药的布条,杀灭害虫。对局部染菌的菌棒,宜及时用杀菌药处理,或挖掉感染处,并洒上石灰粉;对大面积感染杂菌的菌棒,及时拿出菇棚,深埋或焚烧掉。对于出过一潮菇的香菇菌棒,可在菌棒浸水的同时,在浸水中加入营养物质,给菌棒补充营养,有利于菌丝快速恢复,达到有效延长香菇菌棒寿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