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栽培管理技术措施

发布日期:2020-04-02 13:39

金银花又名忍冬花、双花,为多年生藤本灌木药用植物。其适应性强,耐涝、耐旱、耐热、耐寒。在盐碱沙地、山岭瘠薄地、土丘荒坡、路旁地边、河旁堤岸以及林果行间均可种植。一次栽植可受益几十年,是涪陵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途径。

1种植

1.1选地

选择向阳坡地或平地,要求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或半沙质土壤,灌溉方便。

1.2整地

种植地要除尽杂草杂木。种植金银花株距1.0m,行距1.5m,栽植密度440株/667m2;在种植点根据种苗大小,挖长、宽各15~20cm,深15~30cm的窝。

1.3种植时间

春秋两季均可种植,主要以10—11月或2—3月为最佳种植时间。入冬前10—11月种植,不务农时,成活率高,种植简单(不需浇水)。早春2—3月种植,种植时需浇水保成活,水源条件要好。

1.4种植方法

栽植前,先将种苗用清水浸泡8~10h,然后根系沾泥浆栽植。泥浆中最好放500~700倍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及浓度为50~100mg/kg的生根粉(即1g生根粉对水10~20kg),以提高苗木栽植成活率。栽植时把苗木根系舒展开,一窝一株立植于窝穴中央,用表土盖实苗木并踩紧,盖土深度以整株苗木1/3为宜。早春2—3月种植,需浇透定根水(即使下雨天也应浇水),浇水后再盖土,以防止水分蒸发。

2田间管理

2.1除草

每年中耕、除草3~4次:4月初进行第一次除草,6月初进行第二次除草,8月初进行第三次除草,在秋末冬初霜冻前进行最后一次除草。除草应从苗木外围开始,先远后近,注意切勿损伤根系。

2.2抹芽

种植第一年开始,每年3月初、5月初、7月初共3次将地面植株1/2以下部分或主杆以下部分的嫩芽全部除掉,减少植株养分浪费,以利培养健壮树型。

2.3施肥

每年早春萌芽前和每茬花采收后,应适量追施专用复合肥+尿素,为下茬花提供充足的养分。在入冬前有条件的,沿苗木枝叶下方周围挖环状沟7~9cm深,施一些生物有机肥或腐熟的农家肥,施肥后盖土,可减少来年化肥的使用量。

(1)种植第一年:种苗成活萌芽后6月初,667m2施专用富含磷、钾复合肥5.5kg+尿素6.0kg(混匀),每窝约施25g,除草后松土施入苗木周围,施肥后浇水盖土。

(2)种植第二年:早春萌芽前2月初,第一次施专用富含磷、钾复合肥11.0kg+尿素11.5kg(混匀),每窝约施50g,除草后松土施入苗木周围,施肥后浇水盖土;第一茬花采收后6月初,进行第二次施肥,施肥品种、数量、方法同第一次施肥。

(3)种植第三年及以后:早春萌芽前2月初,第一次施专用富含磷、钾复合肥22.5kg+尿素22.5kg(混匀),每窝约施100g,除草后沿苗木枝叶下方周围,挖环状沟7~9cm深,均匀撒上肥料后浇水盖土;第一茬花采收后6月初,进行第二次施肥,品种、数量、方法同第一次施肥;第二茬花采收后8月初,进行第三次施肥。

2.4整形修剪

栽种后头两年的主要任务是使金银花的植株能够生长成自然圆头形或伞状形的植株造型,5年以后保持墩高1.0~1.2m,冠径1.0~1.2m。每年在早春发芽前,将枝条顶端剪去,促使枝条下部逐步粗壮,直立生长。较大的植株应除去老枯枝和内膛无效枝,生长旺盛的植株要轻剪,生长弱的老龄花株要重剪,促使多成花枝。植株造型合理,增加分枝,扩大树冠,枝条疏朗,分布均匀,通风透光,增加收花面积和茬数,可使产量大幅度提高。具体整形修剪方法:在栽后1~2年内主要是培育直立的粗壮主干。当主干高度在40~50cm时,剪去顶梢,促进侧芽萌发成枝。第2年春萌发后,在主干上部选留粗壮枝条4~5个,作为主枝,分2层着生。在冬季,把从主枝上长出的1级分枝中留5~6对芽,剪去上部。以后,再把1级分枝上长出的2级分枝中留6~7对芽,剪去上部。2级分枝上长出的花枝中,若有勾状形的嫩梢要及时摘去。在2级分枝中或原来的老花枝上萌发出的节密而短、叶细幼枝均为花枝,应保留。以后,每年在采花后夏季修剪1次,每次修剪,都应追肥1次。每年冬季也应冬剪1次,时间在霜降后至封冻前进行。冬剪主要是剪除枯老枝、病虫枝、细弱枝、交叉枝等,使养分集中于抽生新枝和形成花蕾。

3病虫害防治

3.1病害

3.1.1褐斑病

为害症状:多在夏秋季发生。发病严重时使叶片脱落,植株生长衰弱。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成褐色圆形病斑,也有的受叶脉限制形成不规则的病斑,病斑背面有灰黑色霉状物,1张叶片如有2~3个病斑就会脱落。

防治方法:秋季集中烧毁病残体;增施有机肥,加强水分管理,强壮树势;用65%代森锌500倍液或1∶1.5∶300波尔多液每隔7~10d喷1次,连喷2~3次,也可用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用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连喷2~3次。

3.1.2白粉病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为害茎和花。叶上病斑初为白色小点,后扩展为白色粉状斑,后期整片叶布满白粉层,严重时发黄变形甚至落叶;茎上部斑褐色,不规则形,上生有白粉;花扭曲,严重时脱落。

病原菌形态特征:子囊果散生,球形,深褐色,大小65~100μm;5~15根附属丝,长55~140μm,是子囊果直径的0.7~2.1倍,无色,无隔或具1隔膜,3~5次双分叉。子囊3~7个,卵形至椭圆形,大小(34~58)μm×(29~49)μm。子囊孢子2~5个,椭圆形,大小(16.3~25)μm×(8.8~16.3)μm。病原为子囊菌亚门真菌。

发病特点:病菌以子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子囊释放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发病后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温暖干燥或株间荫蔽易发病。施用氮肥过多,干湿交替发病重。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注意修剪,增加通风透光;发病初期喷洒50%胶体硫100g对水20kg,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3.2虫害

3.2.1天牛

为害症状:夏初成虫出土,于枝条表皮产卵,幼虫先在表皮为害,后钻入木质部,再向茎基部蛀食。

防治方法:在幼虫孵化时,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发现有蛀孔,可用药棉蘸50%敌敌畏原液塞入蛀孔,或剪下虫枝烧毁。

3.2.2蚜虫

为害症状:为害嫩枝和叶片,5—6月为害严重。

防治方法:可用40%氧化乐果2000倍液喷杀,但要注意在开花前10d应停止用药。

4采收加工

4.1采收

金银花开放时间较集中,头茬花一般在5月中下旬,二茬花在7月中下旬,三茬花在9月中旬左右,四茬花在10月下旬。头茬花集中在5~7d,二、三、四茬花集中在7~10d。适时采摘是提高产量和质量的关键。采收时期必须在花蕾尚未开放(含苞欲放)之前,当花蕾由绿变白、上部膨大,下部为青色时(或花蕾完全变白时)采收。分批次采收,分级别(花蕾未开放或已开放)采收,或统一采收,分级别(花蕾未开放或已开放)加工。

4.2加工

采收后应及时加工,以免堆沤发酵变色影响质量。

4.2.1晒(晾)干法

当天采收当天晾晒。用竹料编制成若干晾晒竹盘,规格长1.2m、宽1.0m。每个竹盘晾晒金银花鲜花1.1~1.5kg,晾晒期间(均匀撒上鲜花开始,到晾晒至七八成干时段),千万不能翻动盘内的鲜花,以免变色影响品质。可将晾晒盘整盘移动,大晴天鲜花当天能晒至七八成干。鲜花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可翻动晾晒,可水泥地晾晒,直至晒干(晴天晒1d)。晒干后用干净塑料袋密封好,7d后(回润)再晴天晒1d完全干透,再用干净塑料袋密封好,可长时间保存。

4.2.2烘干法

当天采收当天烘干,注意烘干时温度不宜过高,先控制在30℃左右烘2h,再把温度提到40~50℃保持若干小时,当金银花接近干时,把温度提高到60℃左右,使花迅速干透。一般18h为1个烘干周期,烘干法比晾晒法出的产品质量好、产量高。

5分级管理贮存

金银花共分4个等级:(1)一级干花。花蕾呈棒状、肥状,上粗下细,略弯曲,表面黄、白、青色,气清香、味甘微苦。开放花朵不超过5%,无嫩蕾、黑头、枝叶、杂质、虫蛀、霉变。(2)二级干花。花蕾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花蕾较瘦,外表黄、白青色,气清香、味甘微苦。开放花朵不超过15%,黑头不超过3%,无枝叶、杂质、虫蛀、霉变。(3)三级干花。花蕾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花蕾瘦小,外表黄、白青色,气清香、味甘微苦。开放花朵不超过25%,黑头不超过5%,枝叶不超过1%,无杂质、虫蛀、霉变。(4)等外级干花。花蕾和开放的花朵兼有,色泽不分。枝叶不超过3%,无杂质、虫蛀、霉变。金银花干花应用干净卫生塑料袋密封,分级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