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嫁接及日光温室长季节栽培技术

发布日期:2020-03-04 16:29

赣榆县设施蔬菜栽培面积已超过6666.7hm2,其中日光温室面积已超过1/4,主要以种植和生产优质茄果类蔬菜而享有盛名。为解决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及高产高效问题,近几年,笔者先后在沙河、青口、墩尚等蔬菜生产重点镇,示范推广,提高了日光温室的利用率、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成效明显。

1茄子嫁接优势

1.1抗性增强,克服连作障碍

自根苗茄子通常不能重茬栽培,必须与非茄科作物进行4~5年的轮作换茬,否则土传病害严重,死株率在30%以上,严重田块甚至绝收。生产实践表明,沙河镇科技示范户张运平,早在2002年采用托鲁巴姆作砧木进行日光温室茄子嫁接换根栽培以来,多年连作种植,由于嫁接茄子根系发达,生长快,长势旺,植株抗性强,高抗黄萎病、枯萎病、青枯病、根结线虫病等土传病害,绵疫病、褐纹病等病害发生程度也明显降低,克服了茄子连作障碍问题。

1.2植株强壮,单株生产力高

嫁接苗根系发达、主根多,最长根系在2m以上,吸水吸肥及抗逆能力均较强,长势明显超过同期自根苗。茎秆粗壮,直径一般在1.5cm以上,远大于自根茄子。株高1.6~1.8m,叶面积大,色泽深,植株生长健壮。结果期花蕾多,结实率高。据调查,布利塔嫁接茄子在日光温室长季节栽培条件下,平均单株结果(商品果)26.3个,平均单果质量218.6g,全生育期平均单株产量5707.9g,最大单果质量前期可达520g,中期可达400g,后期为285g。见表1。

1.3采收期长,实现高产高效

据2008-2009年调查记载,砧木品种托鲁巴姆、接穗品种布利塔分别于2008年6月1日和6月18日播种育苗,6月15、22日出苗,7月28日嫁接,8月26日定植,9月1日开花,9月12日坐果,10月8日第1次采收,2009年6月份拉秧。利用日光温室长季节栽培,茄子全生育期1年,采收期在8个月以上,667m2产量达10455.0kg,年收入达31294.7元,较自根茄子667m2产量约5000kg增产50%以上,较普通日光温室1年2茬(或3茬)栽培667m2产值增加5000元以上。

从产量构成分析,采收期8个月,2008年10-11月667m2茄子月产量为1662.8~1752.3kg,占茄子总产量的15.9%~16.8%,产量较高,667m2日产茄子55.4~56.5kg;12月至翌年2月处于冬季低温阶段,茄子667m2月产量为769.5~851.4kg,占茄子总产量的7.4%~8.1%,产量较低,日产茄子26.0~27.5kg;3-4月温室温度较高,667m2月产量1533.3~1811.4kg,占茄子总产量的14.7%~17.3%,产量较高,667m2日产茄子51.1~58.4kg;5月份667m2月产量1268.6kg,占茄子总产量的12.1%,667m2日产茄子45.3kg,后期产量下降。从收入构成分析,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份667m2销售收入15434.6元,占667m2总收入的49.3%,近一半;3-5月收入占667m2总收入的50.7%,一半强。特别是3、4月份667m2收入13170.7元,占667m2总收入的42.0%。见表2。

2茄子嫁接技术

2.1品种选择

多年生产实践证明,托鲁巴姆作砧木具有根系发达,抗低温能力强,高抗黄萎病、枯萎病、青枯病、根结线虫病等多种土传病害,嫁接伤口愈合性好,成苗率高等特点,故选用托鲁巴姆作为嫁接砧木品种。接穗选用适合当地消费习惯、产量高、品质好的茄子品种,如布利塔、茄冠或油光茄等。

2.2培育壮苗

2.2.1种子处理砧木:6月上旬浸种催芽。先选晴天晒种或将种子冷冻2~3h(小时),以利于其打破休眠。用淡盐水浸种48h后进行变温催芽,28~30℃催芽8h,18~20℃催芽16h,如此反复,每天用清水淘洗1次,约10d左右当种子露白时播种。接穗:6月底7月初(或砧木子叶展平时)浸种催芽。晒种2~3h,55℃温水浸种15min(分),水温降至30℃左右浸种8~10h,28~30℃催芽1~2d,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2.2.2育苗床准备每667m2栽培大田需育苗床4m2左右,砧木和接穗苗床各2m2。苗床土配制:用未种过茄果类作物的菜园土,每m3苗床土加1kg生物有机肥,如山大沃丰生物有机肥等。苗床土厚度4~5cm。

2.2.3播种播种前1d,苗床浇足水,播种时将露白种子均匀播于育苗床上,覆1~1.5cm厚营养土,扣塑料小拱棚,覆盖遮阳网防烈日、暴雨。

2.2.4分苗幼苗长出3片真叶时开始分苗,砧木苗分于直径10cm营养钵内,接穗苗分于直径10cm营养钵内或苗床上,株行距10cm×10cm。营养土配制:2/3菜园土+1/3优质有机肥,每m3营养土加1kg45%复合肥(15-15-15)、100g多菌灵,或2/3菜园土+1/3优质的土杂肥,每m3营养土加1kg山大沃丰生物有机肥。

2.2.5嫁接换根当砧木茎粗0.4~0.5cm、接穗5~6片真叶时进行嫁接换根。首先搭塑料小拱棚,高60cm,宽100cm,长度可根据种植面积而定,备好干净锋利刀片、嫁接夹、遮阳网、草帘等。

2.2.5.1嫁接方法嫁接方法有斜切接(贴接)和劈接2种,以斜切接最省工省时。采用斜切接(贴接)法嫁接,用刀片在砧木2片真叶上方斜切,斜面长0.8~1.0cm,角度30°~40°,去掉顶端;接穗保留2~3片真叶,削成1个与砧木相反的斜面(去掉下端),然后与砧木贴合在一起,用夹子固定好,立即放入塑料拱棚内,遮光,防止嫁接苗萎蔫。采用劈接法,在砧木6~8片真叶,接穗5~7片真叶,茎秆半木质化,茎粗0.4~0.5cm时进行。劈接砧木保留2片真叶,去掉上部,在砧木茎中间垂直切入1.0~1.5cm深,随后将接穗茄苗拔下,在半木质化处去掉下端,保留2~3片真叶,削成楔形,楔形大小与砧木切口相当,随即将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对齐后,用嫁接夹固定好,放入提前扣好的塑料小拱棚内,并遮光,防止嫁接苗萎蔫。

2.2.5.2嫁接后的管理嫁接后塑料拱棚4d内要求遮光、不通风、空气湿度在95%以上,白天温度要求25~28℃,夜间16~18℃;4d后开始见散光,并以每d2h递增;第10天全部见光,10d后嫁接苗全部成活。成活后及时干净彻底摘除砧木萌芽,同时切除接穗切口下部根茎或不定根。

3栽培技术

3.1温室选择

茄子在茄果类蔬菜中对温度要求较高,故对温室的采光、保温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采用拱圆式或琴弦式日光温室进行茄子长季节栽培,温室长度70~90m,南北跨度8~9m,温室北墙厚度不小于50cm,高跨比不小于1∶2.4~2.5,配套自动卷帘设备。

3.2整地做畦

定植前1个月,667m2施腐熟鸡粪6~7m3、猪粪3~4m3,45%三元复合肥100kg,深翻25cm,土肥充分混合均匀,整平土壤。做马鞍形畦,每150cm宽做1畦,畦面宽70~80cm,高15cm,肥水沟宽30cm,畦间人行道沟宽70~80cm。

3.3定植

嫁接后30d左右,当接穗5叶1心时定植(9月中上旬)。要先扣棚后定植,以防雨水危害。每畦定植2行,畦面小行距60~70cm,畦间大行距80~90cm,株距45cm,667m2定植密度1900~2000株。定植后畦面覆盖幅宽160cm黑色地膜,有利于防除杂草。

3.4定植后管理

3.4.1温度调控定植后1~2d内中午要覆盖遮阳网遮阴,缓苗期白天30℃,夜间18~20℃。缓苗后白天28~30℃,夜间15~18℃。11月上旬盖草苫。

3.4.2水肥管理(1)浇水:定植时浇足定植水,定植后5d左右浇1次缓苗水,直到门茄谢花前控制浇水,防止植株徒长,进入盛果期以后每15d左右浇1次水,冬季低温可酌情浇水。浇水方式可采用沟灌或膜下滴灌进行。(2)追肥:因基肥充足,前期不追肥,进入盛果期后,每隔15d随灌水追1次肥,667m2施用三元复合肥10~15kg,或腐植酸类冲施肥15~20kg。

3.4.3整枝吊蔓保留主干和门茄下1条粗壮侧枝形成双干,门茄膨果期开始吊蔓,当植株1.7~1.8m时打顶。打顶后留侧枝结果,提高整体产量。

3.4.4点花定植后10d左右开始点花,根据温度高低用30~40mg·L-12,4-D点花(温度高,质量浓度低),如遇阴天处理花冠要在果实膨大后轻轻摘掉(防止发生灰霉病)。

3.4.5病虫害防治(1)虫害:害虫主要有螨虫、粉虱、蚜虫等。防治螨虫可于定植前3~4d,用1.8%阿维菌素2500倍液苗床喷雾,现蕾至结果期再查治1次。白粉虱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2000倍液或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并结合黄板诱杀。蚜虫可用吡虫啉等防治。(2)病害: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绵疫病、灰霉病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m2苗床8~10g,与细土混匀,播种时下铺上盖,出苗后用72.2%普力克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可有效防治猝倒病与立枯病。绵疫病可用72%杜邦克露800倍或64%杀毒矾600倍防治。灰霉病可用50%速克灵1500~2000倍,或用10%速克灵烟剂(667m2用量250g)熏棚。

3.5采收

茄子开花后25d便可采收。在茄子萼片与果实相接处白色或淡绿色环状带即将消失时采收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