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马铃薯稻草覆盖的问题与建议

发布日期:2020-01-22 07:14

根据省农业厅安排,我区从2009年开始,连续四年对秋马铃薯稻草覆盖技术进行研究与应用。应用面积100亩,摸索出秋马铃薯采用稻草覆盖栽培其生长特性、技术要求和产量变化等情况,并对秋马铃薯稻草覆盖技术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应用结果表明,秋马铃薯稻草覆盖宜一家一户小面积种植,不宜规模性大面积示范推广;宜有习惯种植马铃薯的地方,不宜不习惯马铃薯种植的地区推广;宜经济欠发达、条件差的山区种植,不宜经济发达、条件较好的丘陵平原地区推广。

秋马铃薯稻草覆盖应用有“三宜三不宜”的局限性,突出存在茬口矛盾突出、配套物质严重短缺、用工多投入大、产量低效益差等问题,是秋马铃薯稻草覆盖技术难以全面推广的主要原因。

1、茬口矛盾突出。我区中稻大多都在9月上中旬成熟,8月底-9月初成熟面积不大,且分散。据气象资料分析,中稻收割期间下雨的概率为5:2,即五年有两年下雨,收割后田间湿度大,免耕或翻耕播种推迟到9月20日以后,而秋马铃薯稻草覆盖适宜播期在8月底-9月初,要求中稻茬口种植马铃薯在季节上难以对口,茬口矛盾十分突出。

2、物质严重短缺。一是营养土。秋马铃薯稻草覆盖需要大量的猪栏粪或土杂肥。按要求,每播1亩需要干猪粪2000斤左右,细土4000斤左右或土杂肥6000斤左右。近几年新农村建设不断在推进,整治村容村貌的力度在加大,农民畜禽饲养由原来的分散型向集约型发展,农村为了改善卫生条件,农民养猪、养鸡已成历史,积造大量有机肥非常困难。二是稻草。现在农民一户3-4亩水稻,一年只种一季,为了省事,大部分采用机械收割,稻草还田,除留部分稻草喂牛外,无草可存。稻草要求按3:1准备,即3亩稻草盖1亩马铃薯,有机肥和稻草需要量非常大,农民靠自筹难以解决,在市场上购买又增加成本,农民难以接受。

3、用工多投入大。一是用工。按种植程序推算,整田用工2个,播种(开沟、摆种、施肥、盖草等)10个,中期培土4个,收获4个,每亩需用工20个,比一般作物多投工10-12个。二是投入。1种子。每亩用种400斤,单价1.3元(包括运费)计520元;2肥料。45%复合肥100斤,计160元,猪栏粪2000斤(包括运费)计150元;3稻草3000斤(包括运费)计300元;除人工费外每亩投入成本1130元,是水稻投入的4倍。

4、产量低效益差。四年应用面积100亩,其中2009-2010年两年平均单产1850斤,2011年亩产1651斤,2012年产量最高,平均单产2010斤,四年平均单产1840斤,商品薯1104斤(除去40%绿薯和小薯),产值1324.8元,投入成本(不包括用工)1130元,纯收入194.8元。

通过秋马铃薯稻草覆盖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茬口对接要好。按照中稻—马铃薯模式,中稻播(栽)期应适当提前,选用中熟品种,保证在8月中下旬成熟收割,8月底-9月初整田播种。如果中稻生育期推迟或因下雨不能及时整田播种,可选用白田或早熟作物做茬口,播期要安排在8月下旬为宜,播期越迟,产量越低,要充分利用温光资源,促进马铃薯快速生长。

2、种子质量要提高。秋马铃薯种源是由省统一安排供种,主要品种为费乌瑞它,该品种口感极好,黄皮圆形,表皮光滑,受消费者欢迎。但产量不高,品种混杂严重,烂薯多,利用率低,断垄缺棵严重,成本增加,影响质量。建议:一是要加强种子提纯复壮,保证种子纯度在95%以上。二是要清除烂种。8月底-9月初正是处于高温季节,种皮破损后容易感染造成烂种,种子经销部门要在种子销售前对烂薯进行清除,分级包装,保证种子质量。三是种子购回后,要存放于阴凉处,切忌在露地长期存放,以免高温烂种造成损失。

3、种植技术要改进。我区秋马铃薯每年种植都是临时选地,及时播种,只是考虑连片种植,没有考虑土壤质地等情况。因此在技术应用上要突出“四改”。一是改板结土壤为沙性土壤。应选择耕性好,土壤疏松的田或地做茬口。二是改播种后不盖土为盖土。原来播种用有机肥覆盖,由于数量有限,覆盖不均匀,大部分种薯外露,种子与土壤结合性差,湿度小,发芽慢。建议播种深度在10厘米左右,播后用细土覆盖,然后用稻草覆盖均匀,既可减少有机肥和稻草的用量,又可降低绿薯。三是改板播为翻耕播种。目前中稻大多为机械收割,倒桩高,田间湿度大或干旱板结,播种质量差,缺苗严重。应翻耕播种,精细整地,提高播种质量。四是改少施底肥为施足底肥。原来种1亩马铃薯需要干猪粪2000斤加细土4000斤或土杂肥6000斤,大量有机肥使用,农民无法解决。建议加大底肥施用量,弥补有机肥的不足,在原来底肥使用的基础上,增加20%无机肥用量,确保肥料供应充足。

4、种植规模要缩小。秋马铃薯稻草覆盖因投入大,规模种植风险大。建议有条件的农户,根据市场需求,小面积种植,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能取得较好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