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菌核秆腐病怎样防治?

发布日期:2019-11-29 02:57

一、水稻菌核秆腐病症状及危害

水稻菌核秆腐病又叫水稻菌核病,水稻秆腐病,水稻菌核秆腐病主要是指小黑菌核病和稻小球菌核病,两病单独或混合发生。在我国各稻区均有发生。

1、小球菌核病:主要危害水稻基部叶鞘和茎秆,在近水面叶鞘表面先出现水渍状侵染点,后向上下和内侧扩展,形成纵向深褐色至黑色线状条斑。病菌深入内层叶鞘时,外部叶鞘的病斑变成黑色大斑,表面形成浅灰色霉状物,并常结生菌丝块。水稻抽穗后,茎秆产生黑褐色小点或纵细黑条,以后菌丝侵入髓部,茎秆表面发黑。剥开病叶鞘和茎秆,内有大量球状黑色小菌核。

2、小黑菌核病:发病部位及症状与小球菌核病相似,但病部不形成菌丝块,无长坏死线,菌核小而量多。

3、球状菌核病:主要危害水稻叶鞘和茎秆,变黄枯死。菌核球形,比小球菌核大。

4、褐色菌核病:主要危害水稻叶鞘和茎秆,叶鞘病斑椭圆形,中央灰褐色有云纹。茎秆受害后变褐枯死。菌核球形至圆柱形。

5、灰色菌核病:主要危害水稻叶鞘,病部淡褐色,后枯死。菌核灰白色至灰褐色。

6、黑粒菌核病:主要危害水稻叶鞘,病斑呈黄褐色不规则形,菌核很小。

7、赤色菌核病:主要危害水稻叶鞘,病斑长椭圆形或纺锤形,中部淡黄褐色,周围浓褐色。

二、水稻菌核秆腐病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

水稻菌核秆腐病病菌以菌核在稻草、根茬、稻种中或散落在田间越冬,成为第二年侵染的主要病源。稻田灌水整地时,菌核漂浮在水面,插秧后附在近水面的稻株叶鞘上,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萌发长出菌丝,从叶鞘伤口或叶鞘表面侵入,在叶鞘组织内蔓延扩展形成病斑。水面的菌核也可直接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病斑和水面上的菌核的表面可产生浅灰色的分生孢子层。分生孢子借灌溉水、气流、雨水和昆虫传播,引起再侵染,但主要以病健株接触短距离再侵染为主。

水稻菌核秆腐病病菌的发育温度为11~35℃,最适温度为25~30℃。

1、一般单季晚稻较早稻,发病重。高秆品种较矮秆品种抗病,糯稻>籼稻>粳稻。

2、雨日多,日照少,昼夜温差大,利于水稻菌核秆腐病发生。

3、稻田间菌核数量多,则发病率高。长期灌水或深灌、排水不好的田块,发病重。中期烤田过度或后期脱水早或过旱,发病重。氮肥施用过多、过迟,缺乏有机肥和磷钾肥或后期脱肥早衰,发病重。抽穗后易发病,虫害重伤口多,发病重。

三、水稻菌核秆腐病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耐病活腻品种。有条件的实行水旱轮作。在插秧前打涝菌核。浅水勤灌,适时晒田,但要注意防止后期断水过早、过重。施足底肥,适当追肥,增施磷钾肥。

2、在飞虱、叶蝉、螟虫等发生期适时用药,减少水稻植株伤口。

3、在水稻拔节期和孕穗期,可喷施药剂防治,防治一次以孕穗初期为好;防治二次以拔节期和孕穗期各用药一次为好。注意,药液喷洒在下部叶鞘上,以减轻病害的发生。每隔5~7天喷药一次,共喷药2~3次。同时加强叶蝉的防治工作。

药剂可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