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玉米什么时候浇水好?

发布日期:2019-11-15 03:26

一、玉米播种期浇水

土壤水分含量是影响玉米出苗诸因素中的重要条件之一,特别是麦田套种玉米和麦收后夏播玉米。在我国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前茬绝大多数为小麦,而小麦收获时土壤水分含量往往很低,需要浇水造墒。

在播种期浇水是保证玉米苗全、苗齐、苗匀、苗壮,保证密度,提高群体整齐度,获得高产的基础,称为玉米高产的关键水。试过试验,欠墒播种的玉米,出苗不全、不齐,群体株高整齐度为12,产量为每亩290.3千克/亩;而足墒播种的玉米,株高整齐度为19.44,产量为460.97千克。玉米播种时耕层土壤适宜水分含量,随土壤质地的差异而有所不同。通常土壤相对湿度70%~75%为宜,低于70%时应造墒播种。在陕西省经过试验,在土壤相对湿度41%时,玉米不能出苗;相对湿度在48%时玉米出苗率10%左右;相对湿度在56%时玉米出苗率60%左右;相对湿度在63%时玉米出苗率为90%左右;相对湿度在70%时,玉米出苗率97%;相对湿度在78%时玉米出苗率反而下降到90%左右。

因此在玉米播种期浇水应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采用播前浇水或播后浇“蒙头水”。在播前浇水适用于春玉米、麦田套种玉米或小麦收获较早的夏直播玉米。春玉米采用冬浇或早春浇,冬浇不仅可防止播种时降低土壤温度,又可避免各种作物春季争水的矛盾。麦田套种玉米结合浇麦黄水,做到一水两用。夏直播玉米麦收后立即浇水造墒,待机播种。蒙头水的特点是,先播种后浇水,这是争取抢时早播的一种有效方法,适用于夏直播玉米或抢时播种,小麦收获后立即播种覆土,随后浇水。

二、玉米拔节期浇水

在玉米出苗至拔节前,在底墒充足,出苗齐全的情况下,一般不浇水,以利于植株根系向纵深发展,增强中、后期抵御水分胁迫和抗倒伏能力。对麦田套种玉米,因前茬作物影响造成苗弱、缺肥、土壤欠墒的,应结合追施促苗肥及时浇水。拔节期后玉米植株耗水量增大,在降水不足情况下应适时浇溉,以提高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增强叶片的光合能力,促进干物质积累和茎秆发育,并为生殖器官发育奠定基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浇溉研究所测定,在玉米拔节期浇水对增加株高、茎粗、叶片数、单株叶面积及干物质重均有明显效果,增产幅度为17%~22.1%。

三、玉米大喇叭口期浇水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茎叶生长旺盛,雌穗进入小花分化期,对水分反应敏感。适时浇水可促进气生根大量发生,减少雌穗小花退化,缩短雌、雄穗抽出间隔时间,提高结实率和穗粒数。河北农业大学试验,浇水的比不浇水的穗粒数增加25粒,秃尖短1厘米,产量提高15%;未浇水的气生根不能入土,果穗以下叶面积加速衰减。

四、玉米抽穗开花期浇水

玉米抽穗开花期,群体叶面积达一生中最高峰,耗水强度达一生的顶峰。该时期是玉米的需水临界期,缺水则导致花粉寿命缩短,有效花粉数量减少,雌穗吐丝延迟,花丝活力降低,子粒败育,减产严重。该时期浇溉称为玉米的关键水。经过研究,玉米开花期分别进行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7天后复水,吐丝期分别比对照(正常浇水处理)延迟2.5天、5.6天和10天以上;胁迫结束穗长分别比对照缩短54.7%,67.3%和76.6%;成熟时穗长仍分别比对照缩短34.5%,47.8%和60%;有效穗粒数分别比对照减少32.7%,64.6%和97.3%;单株粒重分别比对照降低31.1%,62%和97.2%。

五、玉米灌浆期浇水

在玉米灌浆期浇水可促进浇浆强度、延长浇浆时间、减少果穗秃尖长度、增加穗粒数及粒重。同时贮存在茎、叶中的光合产物和可溶性营养物质,需通过植株体内水分的运动,大量向穗部子粒中输送。因此,在浇浆水同粒重有着密切关系。研究表明,土壤水分与夏玉米长浇浆时间、减少果穗秃尖长度、增加穗粒数及粒重。同时贮存在茎、叶中的光合产物和可溶性营养物质,需通过植株体内水分的运动,大量向穗部子粒中输送。因此,浇浆水同粒重有着密切关系。研究表明,土壤水分与夏玉米浇浆速度呈抛物线关系,在土壤水分含量较低的范围内,浇浆速度随水分含量升高几乎呈直线增加,土壤相对湿度超过74%后浇浆速度增加缓慢。该时期干旱可加速植株中下部叶片衰减,光合面积减少,造成浇浆源亏缺,并影响光合产物向库的充分转移。玉米浇浆期经历时间较长,可视墒情分次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