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绿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发布日期:2019-10-04 03:12

绿霉病是柑橘贮藏运输期间发生最普遍的一种病害。

绿霉病从采收时造成的伤口处或果蒂部开始发生。初期果面出现水渍状淡褐色小圆斑,病部组织软腐,后迅速扩大,表面皱缩,病部中央逐渐长出白色霉状物。霉状物不断增厚并向周围扩大蔓延,中间的菌丝体渐转灰绿色或暗灰色,外缘的白色菌丝环略带粘性,微有皱纹,果面菌丝体厚密,细腻。病果有芳香味。

采果和运输时造成的伤口是初侵染源,导致果实腐烂。在贮藏库中,病果能分泌一种挥发性物质,将接触到的健果果皮损伤,引起接触传染。贮运期的温、湿度与病害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绿霉病发病温度以25~27℃为最适宜,相对湿度在95%~98%有利于发病,因此,在雨后或重雾,露水未干时采收,会加重病害发生。此外,果实成熟程度与发病也有一定关系,一般充分成熟的果实在贮运期发病轻,而未充分成熟的果实发病重。

防治方法

采果前喷布一次杀菌剂减少病源。

在果实进库前对贮藏库进行消毒,待药气散尽后果实方可入库。

果实采收时一定要保证成熟度。采果轻拿轻放,剪果不伤萼片及果肩皮部,剪口与萼片齐平,保证果实完好无损。选择晴天采收,采收后的果实堆放在阴凉通风处预贮4~6天,使果皮变软后再入库贮藏。

采用单果包装减少病菌传染。

采果后24小时内进行药剂浸果处理。药剂可选用25%咪鲜胺乳油5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